在谱写“中国梦·太仓篇章”的伟大征程中,太仓市广大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守发展目标不偏移、坚持为民宗旨不改变,涌现出了一批踏实苦干、敢于担当、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先进典型。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太仓新闻网将镜头聚焦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把笔触伸进先进典型的生产生活,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自觉投身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为加快建设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汇聚强大精神合力。

王军——当“好当家” 做“贴心人”
  “夏天来了,我们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发放防暑降温费,强化食堂的食品卫生。”记者上周来到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采访,看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军正在召开班组长会议,用心聆听各班组关心的最新话题,认真记录各班组的合理化建议。
    自从事党务工作以来,王军坚持以党建正方向、强管理、促经营,团结带领党委一班人打造战斗堡垒,勇当生产经营的“好当家”、班组建设的“智多星”、企业员工的“贴心人”,先后获评中化蓝天集团金鹰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太仓市娄东英才提名奖和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殊荣。[详细]
李红——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李红是市人民法院城厢法庭的副庭长,凭着突出的业务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仅在最近两年,她就得到了一系列荣誉:苏州市法院系统三等功、苏州优秀女法官、太仓市优秀公务员、太仓市五一巾帼标兵……
    今年初,城厢法庭受理了一起民事诉讼,李红是主审法官。案件中原告的住房西侧有一条村道,自从附近一工地开工后,各种工程车在村道上来来往往,而原告的房子离道路仅1米左右,难免受到震动、影响,原告认为来往的工程车辆造成了其房屋开裂,房屋已经不能使用,需要重建。
    李红接手案件后,先后多次到现场进行查看,发现房屋确实有些裂缝[详细]
黄菊——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中考结束了,看到孩子们一脸放松的笑容,黄菊安心了。黄菊是市实验中学教师,这是她送走的第四届毕业生。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黄菊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07年7月,黄菊从江南大学毕业,同年8月进入市实验中学任教。刚到学校的时候,由于教学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她被临时安排任教历史学科。接到教学任务后的当天晚上,黄菊就翻阅历史教学资料,积极钻研教材,此后每天坚持听老教师的历史课,认真、充分地备课。“你的付出,学生和同事都看得到,这次临时接任务,也让我清楚了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对社会的意义。”黄菊感慨地说。[详细]
梁馨月——火电机组的“大脑保健师”
  检查分析4号机组的运行数据,制定4号机组DCS系统的大修方案。6月13日,记者来到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采访,看到设备管理部热控专工梁馨月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今年36岁的梁馨月,出生于辽宁沈阳。由于父亲在电力系统工作,她从小就喜欢电力行业,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进而参加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函授,获得了本科学历。大专毕业那一年,她来到协鑫太电工作。
    作为一名2001年加入党组织的年轻同志,梁馨月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详细]
王晖——把精力都放在琢磨教学上
  王晖是一名数学老师,从教20年来,默默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他对每个学生都视如己出,悉心关怀、认真指导。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他把每一位同事都当成家人和亲人,乐于帮助、甘为人梯。
    2010年是王晖到省太高任教的第六个年头,那一年,他送走了一批高三学生,又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一学生。开学没多久,一个女学生的反常状态引起了他的注意。“进入高中后学习压力比以往大,这个女孩又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所以刚开始有心理落差,对考试比较恐惧。”王晖回忆说,其实这是个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疏导。
    在一次班级测验考试时,王晖发现这个学生没有正常到校,他赶到学生家里,发现孩子躲在一个柜子里,不肯见任何人,还不停地哭泣,着急的王晖站在柜子外面不停地开导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王晖最终打消了这个学生的顾虑[详细]
孙冬梅——把公交司机冷暖挂心上
  在市公交公司,经常会看到一位留着短发、说话办事干脆利落的中年女性,她就是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孙冬梅。近年来,孙冬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团结带领公司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做精做优太仓公交”的总目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新常态下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公交公司里最多的就是公交驾驶员。在孙冬梅的心里,这些一线的公交驾驶员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而在大家的心目中,孙冬梅就是一个善良体贴的“大姐”。
    她时刻把职工冷暖挂在心上,坚持把关心职工疾苦和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一位离世老党员的家人,至今还对孙冬梅心存感激。这位老党员是一名老公交人,退休之前的几年在鹿河车站上看看门,管理管理车辆。2010年,老人被查出患有肺癌。得知这一情况后,孙冬梅经常上门去探望,工作忙的时候,也会打打电话问一下情况。每年春节,她都会上门慰问老人,送上慰问品与慰问金。老人临终前,特地关照妻子,一定要请孙冬梅去吃白酒。当班组长把这信息带给孙冬梅时,她当场就流泪了。那一次,她也违背了自己谢绝职工家里办事请客的原则,去送了老党员最后一程,并留下来吃了饭。
    孙冬梅经常深入一线与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哪个职工生病了,哪家子女考上大学了,哪个职工的家里发生事故了,她总是第一时间给予慰问与帮助。她还建立了一本公司困难职工台账,及时为他们送去温暖。[详细]
王雪琴——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帮助
  1998年江苏大学医保专业毕业的王雪琴,现为市人社局医保中心主任,面对全市57万参保人员、400余家医保定点单位,她18年如一日,一直工作在全市医保事业的第一线,同时,她十几年坚守窗口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也为她高效管理医保结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医保工作千头万绪,不沉下心去做,难有大作为,因此王雪琴总是“早到晚退”,早晨送了小孩上学就到单位上班,而她也喜欢这样安静的工作氛围,下班之后也继续留在办公室处理事情。
    70多岁的李老伯对王雪琴印象深刻,因为10多年来,她一直都为老伯开通“绿色通道”。李老伯早年在太仓从事渔业工作,退休后回到家乡南通,[详细]
毛耀文——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
  毛耀文是市交警大队南郊中队队长,南郊中队的管理区域较大,包括接通太仓和上海的204国道,还有一个省级治安卡口。这些元素的存在让毛耀文不敢放松警惕。   为了保证管理区域内的交通安全,毛耀文到南郊中队上任后不久,就集中警力开展整治行动。他要求路面上的检查人员逢疑必查、疑必见底,最大程度拦截、消除安全隐患。作为一个有着20年工作经验、在市交警大队事故处理科呆过近8年的老交警,毛耀文很清楚该怎么做。今年以来,毛耀文带领的南郊中队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8万余起,办理一般程序交通违法281起,查处酒后驾驶51起、货车超载117起。[详细]
吴凡——做电力计量的“定盘星”
“电能表计量要做到准确、可靠,服务客户要尽心,接待客户要热心,对待社会志愿服务要有爱心。”这是市供电公司计量班吴凡的座右铭。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她一直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尽自己的所能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013年,她进入供电计量班后,入门的考验是拆开再装起一块机械电能表。为了加强对电能表的熟悉度,她不时捧着电能表,拆开、清洗、安装、检定。入职不久,随着业务的升级,她发挥出“孺子牛”精神,钻研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吴凡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短短3年时间,她就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业务骨干。[详细]
胡顺洪——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
  到今年,胡顺洪在市信访局工作已有10年了,在到办信办案科之前,他曾在接访科工作过一段时间。信访工作是一项跟群众联系密切、突发状况也比较多的工作,然而胡顺洪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尽量做到让群众满意,不管是面对焦急的上访群众,还是面对枯燥的来访信件,他都尽心尽力、踏踏实实为信访群众办实事,在信访工作上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   
    胡顺洪所在的办信办案科,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上访信件的整理传达。2015年1月,“阳光信访”信息系统平台在全省推行使用,胡顺洪很快就学会了这一系统的操作流程和使用规范,并且耐心地教会很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人员使用。[详细]
曹振宇——计划调度丝毫不差
  “计划调度关键在于细心、责任心。”利泰纺织厂纺二分厂的计划调度管理员曹振宇指着就要发下去的计划调度单告诉记者,“你看,这个‘K’字代表的是针织纱,而没有‘K’字就是机织纱。一个字母的差别,就代表着不同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完全不同。”   
   “这个月我们生产的品种有59个。”曹振宇一边拿着单子朝车间走,一边跟记者说。记者看到其中一张单子上写着:改前CS36.4,改后CS59K,数量10吨,编织袋中性包装,25千克/15筒,批号16-409,7月11日前完成。“这个计划布置下去不能有一点差错,有了差错,不但任务完不成,还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详细]
徐国强——让度假区的环境变得更美
  每天清晨,在浏河镇的街道上总会出现一个中等身材、头发花白、穿着黄马甲、骑着电动三轮保洁车的老人,他在大街小巷穿行,时而停下来用铁钳将路上的废纸等垃圾捡到车上,时而和路上的其他环卫工交流几句。   
    这个人叫徐国强,是一名共产党员,目前担任浏河环卫所所长。上任几年来,他每天早上都要到街上至少捡两个小时的垃圾。经常有人对他说:“你是所长,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只要把管理工作做好就行了。”每次,徐国强就会笑着说:“环卫工人很辛苦,一方面我帮着做一点,他们会轻松一些;另一方面,我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过来。”   今年60刚出头的徐国强在4年前临危受命,从一名村书记到环卫所担任所长。他坦言:“刚来的时候心里也有点想法,都知道环卫工作不好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再说,我都快要退休了,也怕干不好。”虽然这样想,但徐国强还是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个担子。     
    上任没几天,徐国强有点“坐”不住了。他把所有环卫工按区域分成了8个组,每个组都明确责任人,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考核制度。“做好了有奖励,做不好会受到处罚,用制度来管理,所有事情就好办多了。”徐国强说。      
    除了在管理上用严格的制度外,徐国强在工作中始终身先士卒,每天第一个来上班、最后一个离开单位。来到环卫所工作的4年时间里,他从没有休过一天假。“不是没有假,而是心里放不下。看到垃圾清走了,环境美了,就会很放心,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徐国强说。   
  环卫工每天都要在路上工作,为了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徐国强要求所有环卫工在上班时一定要穿好马甲,要密切注视前后车辆,千万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详细]
黄喜文——锅炉旁31年默默坚守
  有人说,平凡的岗位容易使人产生厌倦。黄喜文却说:“越平凡的岗位越能锤炼毅力,越能体现党员的作用,也只有从平凡岗位干起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不平凡的岗位。”1993年入党的他,是宏达热电厂首批员工,从事锅炉运行工作31年,刚从发电部运行值长升任发电部副经理。   
    黄喜文原来的岗位是发电部运行值长,这个岗位三班倒,他是其中一个值长。“作为当值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当值各项运行操作、设备维护、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负全面责任。”他说。每天到公司后,他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所管辖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环保情况进行巡视。看设备的运行参数,听设备运行的声音,摸重点设备的温度和震动……“看、听、摸,是在巡查过程中最重要的方式,能够让我[详细]
冯雪涛——甘当环卫事业老黄牛
  56岁的冯雪涛开着电动环卫车在沙溪街头巡查,检查环卫工人的打扫情况,看到垃圾就下车清理干净,看到垃圾筒摆放不整齐就立即让其归位。“10多年来,他始终把环卫所当成自己的家,看着沙溪每天干干净净迎八方客,他就感到自豪。”沙溪环卫所副所长周建忠谈起老上级冯雪涛感慨系之。   
    冯雪涛当过兵,并在部队大熔炉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进入电器元件厂,1994年应组织要求,来到直塘青凤村任书记,两年半后,到直塘化学试剂厂当了11个月的副书记,后来就在沙巨村任书记,2000年沙巨村合并到泥桥村,他担任副书记。2001年4月,41岁的冯雪涛从村副书记的任上到沙溪环卫所任副所长、副书记。2005年11月开始担任所长、书记。[详细]
韩松——用真情诠释汉藏一家亲
  今年3月初,市一院普外科主治医师韩松主动报名援藏支医,他初到西藏拉萨林周县人民医院时,高原反应比较明显。韩松在克服高原反应及饮食习惯等困难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投入援藏工作中。
    前一段时间,当地敬老院一位孤寡老人到医院就医。老人患有双侧腹股沟疝疾病已数十年,因未及时救治,疝块越来越大,生活非常不方便。老人年事已高,疝块巨大,林周县医院缺乏相关术前检查手段及术中所需的植入材料,手术有一定难度。韩松对老人的病情认真分析后,做足做好术前准备,最终手术很顺利。韩松说:“整个手术历时2小时30分,手术过程中,我时不时要做深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手术结束后,我发现自己的心跳已经达到130次/分钟,指尖脉氧只有75%(正常99%~100%),口唇乌青,衣衫湿透。虽然言语不通,但淳朴善良的藏族同胞把我的双手放在他的额头前,那种感激的眼神让我感到刻骨铭心的温暖!”老人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进藏工作以来,韩松尽可能地把自己所学应用到为西藏人民的医疗服务工作中。他一边救死扶伤,一边临床带教,得到了藏族同胞们的赞誉以及领导、同事们的好评。最近,有一例腹部大手术患者,因术后咳痰护理指导不到位,使用抗生素不规范,术后第二天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指尖脉氧下降到60%,随时有生命危险。韩松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拍背排痰,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更换有效抗生素,医护人员经过48小时的不间断守护,终于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详细]
 
 
永远跟党走 徐蕊华:热心关爱下一代
永远跟党走 刘兴和:热心参与社区管理的老娘舅
永远跟党走 高中华:服务群众不退休
党旗映娄江 李红:做对得起良心的法官
 
永远跟党走 罗永发:甘当小区义务管理员
党旗映娄江 毛耀文:国道上的守卫者
永远跟党走 陈红云:义务监督网吧十多年
党旗映娄江 曹振宇:甘当车间里的“把脉人”
 
党旗映娄江 宋秋瑾:雪域高原的“白衣卓玛”
永远跟党走 张炳贤:热心服务中诠释党员情怀
永远跟党走 刘清:坚定信念跟党走
党旗映娄江 冯雪涛: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洁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