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银龄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儿的礼物

  

  

  

  □冯鼎元

  

  瑞兔之年,我那远在杭州谋生的女儿来电话,说要送我一份别开生面的礼物。这着实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讶不已。是什么物件,会令一个古稀老翁疑惑顿生?且听我慢慢道来。

  却说自打退休以来,可供我支配的时间多得奢侈,我便以写作消遣休闲,也自娱自乐。

  有耕耘便会有收获。多年来,我在太仓日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生活类小散文。巧的是,我的这类文字,屡屡被我女儿的太仓同学获知。于是,相关消息便也电传到我的女儿处。

  俗话说,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我的“小棉袄”便要求老父亲把发表的文章传递给她,说是欣赏,也供外孙女学习参考。女儿提出的要求,我总得满足,况且我那外孙女已经是高中学生了,自然需要有充裕的课外读物以资借鉴。对此,作为外公,又岂能无动于衷?我把历年发表的所有文字,统统“打包”发给女儿,权当是外公对外孙女的“智力投资”。

  本来,这事也就到此为止。却不料,女儿近期来电话告诉我,她将与同事一道,把我邮去的文稿结集出书,现已着手稿件排版。这使我既惊讶,又高兴。

  令我惊讶的是,鄙人的文章也能出书?说实话,早些年,我对所发表的文学类作品确实有点敝帚自珍的意思,常常不失时机地收集相关报纸或杂志,剪取录用作品,将它们汇总,粘贴成册,制成独家孤本,以此孤芳自赏,沾沾自喜。其实,若论自家财力,自费出本小书并非难事,稿件数量亦足以滥竽充数,但我一向行事低调,不愿炮制平庸书籍以误文友时间。久之,受寡淡欲望驱使,甭说出书,便是对发表的作品,也渐渐懒得收集、存储了。这回,女儿居然要为我出书,并以此作为礼物相送于我,能不令我惊讶么?

  使我高兴的是,女儿有一片孝心,心里想着父母,甘愿力所能及地为父母作点奉献。如今的老年人,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慰藉。我常有这样的感觉:子女一句关切的问候,胜却物质礼品无数。女儿理解老父亲的写作爱好,给我以支持和鼓励,怎能不令我高兴?

  然而,高兴归高兴,烦恼也随之而来:女儿执意要我给集子写个序。难矣哉。想我一介乡野村夫,籍籍无名,写什么序呢,压得住阵脚吗?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转而又想,母鸡憋出一个蛋之后,不也是兴奋得“咕咕蛋!咕咕蛋”地广而告之么?那好,我就也来个“咕咕蛋”。写序,我写道:写作使我快乐;写作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并在文末写下:是为序。全篇仅200余字。这回,女儿及其同事惊讶了:自序这么短?对方让我展开些内容,被我婉拒了,我觉得这些足矣。

  唐代孟郊有诗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无微不至,不求回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对父母给予的涌泉之恩,即便子女以滴水相报,也足以令为父母者喜出望外。至少在我,有如是切身感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周刊·平安法治
   第04版:副刊·银龄
“绢踢”
日新月异三十年
女儿的礼物
夕阳书画
参观陈云纪念馆有感
太仓日报副刊·银龄04女儿的礼物 2023-04-12 2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