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鸣
1993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仓县,设立太仓市;3月28日,太仓市成立大会召开。这标志着太仓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转变成为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的新型县级城市。撤县建市,是太仓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转眼三十年过去了,我亲眼目睹了太仓在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电信科技发生的变化。
太仓撤县建市之初,家庭电话刚刚兴起,数千元的电话初装费,让大部分家庭望而却步。在当时,家庭电话成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后来,随着初装费的降低、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电话逐渐普及开来。我家在撤县建市第二年有了家庭电话,除客厅,还在两个房间的床头安装了电话,打出和接听比较方便。1996年,沙溪镇太星村成为太仓市第一个“电话村”,家家户户都有程控电话。而随着电话在农村的普及,我乡下老家也装上了电话,与父母亲的通话更为便利。
后来,手机开始流行,带在身边随时随地就可与亲友通话。最开始,手机被称作“大哥大”,外形像砖块一样笨重,一台要三万多元,只有少数富人买得起。当手机普及后,不仅体积变小了,价格也下降了。
近十年,手机已完全普及,几乎人手一台,有的甚至一人多台。手机的功能也不断增多,不再局限于通话和发短信,微信等APP兴起了。记得2018年时,我还未使用微信,原因是怕微信占用大量的时间,但因当年10月要参加同学聚会,有老同学拉我加入了同学微信群。加入微信群后,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新天地,久未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同学、老战友就像近在咫尺,可以与他们无拘无束地文字聊天、视频通话,既聊时政要闻,又聊家庭私事、健康养生等,感到视野更广了,地球变小了。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发展迅速,用手机购物变得非常方便。京东、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不仅货物价格便宜,而且可直接快递送到家门;商场购物不用带钱包,就连乘车也可直接用手机扫码付款。我还开通了手机银行,银行卡之间的转账变得很方便。因近些年我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带孙儿,原先太仓水电费和电视收视费要回太仓到各家银行去缴,现在开通了手机银行,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太仓家里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直接缴纳,节省了很多时间。
使用手机付款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不少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为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也大胆迈出这一步。记得我妻子最开始不敢使用手机付款,后来在我和女儿的帮助鼓励下才走出了这一步。一次,她到菜场买菜,初试用手机支付,付7元,结果多按了一个0,付了70元,回家发现后又返回菜场,因有付款记录,摊主马上退还了多付的钱。有了这次教训,她用手机支付更小心了,也逐渐熟练起来。现在她出门可不带钱包,买菜、乘车、上医院看病都使用手机支付。
现在的手机还能看电视电影。我喜欢看军事题材的影视剧,有一段时间,在手机上将抗日题材的影视剧看了个够。手机上还能阅读最新出版的报刊,我每天都会把自己喜欢的报纸副刊作品浏览一遍,对文学创作大有裨益。老年人用眼看书报费劲,可在手机上下载个听读软件,不用眼睛看文字,也可聆听自己喜欢的中外名著和当代优秀作品,这是一种享受。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太仓已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太仓的未来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