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婷
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林荫小道惬意漫步,我市整合多种社会力量,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全市的各个角落。近年来,我市聚焦更高水平平安太仓建设目标,不断建立健全“善治娄城”社会治理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契合时代特点、具有太仓特色的善治之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安全底色和幸福成色越来越足。过去一年,我市省测群众安全感达到99.62%,再创历史新高,网格知晓率、矛盾纠纷调解率、扫黑满意度等5项指标位列苏州第一。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为太仓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面对新变化、新形势、新要求,我市社会治理工作将如何发力?记者从市委平安办获悉,今年我市将着力在创新现代化治理方式,丰富多元化治理形势,做实网格化治理模式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善治娄城”社会治理现代化品牌建设,戮力为“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奋力跑出善治娄城加速度。持续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进一步把党的领导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功能、社会组织的服务群众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壮大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健全完善“党建引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抓紧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3.0版》,做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出彩。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政社互动“4.0”,不断优化“大网铁”治理模式,深入实施“精网微格”工程,深化群防群治,划细划小网格,创新“网格化+社会组织”服务模式,让更多更好的社会组织和优质服务项目融入社区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系统推进“一网统管”“一网通用”“一网通办”,大力拓展“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内涵外延、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我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聚力打造平安太仓新高地。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高质量推进“雪亮工程”,加快“智慧小区”“智慧校园”“平安前哨”等建设,开展群众安全感专项提升行动,全方位打造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整治治安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各类乱象。构建更多元的矛盾化解网络,高标准推进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枫桥式”村社区创建工作。从严推进政法领域公共安全监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就在身边。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硬支撑。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持续打造“善治娄城”治理品牌,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系统推进,确保各地各部门切实担起责任、拿出举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建立健全机制保障,完善平安创建目标任务和考核体系,创新完善纵横联动、政社互动、专群齐动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政法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力量齐抓共建,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法治保障,统筹法治太仓、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实施新一轮法治惠民项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