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天堂”&T-MAX“科创太仓”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举行
□本报记者 肖朋
■青年科创 意气飞扬跌宕娄东
引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创新产业集群蓄势腾飞注入动能。9月20日~21日,“双创天堂”&T-MAX“科创太仓”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太举行。来自各地的优秀青年参赛选手、科技招商部门成员、科技镇长团成员、科技合作伙伴和重点科创载体负责人、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培育科创种子,让好项目、新项目在太仓落地开花成长,成为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关键要素和生力军。
大赛由苏州市委人才办、苏州市科技局指导,太仓市委、太仓市人民政府主办,太仓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承办。大赛自今年7月发布征集公告以来,共收到100多个报名项目。“类器官原料培养研发及产业化”“新型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交互式PET成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当天13位科创项目负责人同台比拼,项目主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契合太仓人才项目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经过激烈角逐,获“科创太仓”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科创项目浮出水面。
从厦门远道而来参赛的罗海青,成了会场上各方瞩目的焦点。由其领衔的科创团队所带来的项目“类器官原料培养研发及产业化”,由于在类器官领域开辟出研发新赛道,成功摘得“双创天堂”&T-MAX“科创太仓”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罗海青对太仓科创环境由衷赞叹,他表示,太仓不但对生物医药产业全力支持,而且还有着完善的产业链,“相信借助太仓的平台,可以展现企业无限精彩”。
大赛评委、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部主管曹敏华表示,良好的科创环境和优厚的政策扶持,对科技人才项目的落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太仓,再次印证了‘才聚太仓更幸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双创天堂”的美誉在太仓不胫而走。“双创天堂”&T-MAX“科创太仓”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项目,除了可以获得比赛奖金外,在规定时间内落户,并通过实地考察后,可直接立项太仓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并有机会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科技人才基金支持。此外,对在本次决赛中脱颖而出的项目,还将优先推荐参加2022年“双创天堂”苏州青年科技创业大赛。
■“科创太仓”引来源头活水
太仓,长三角经济版图中的创新明珠。
今年,首届T-MAX“科创太仓”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围绕太仓重点发展产业,举办了4场行业赛和1场青年赛,主要面向先进载运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先进材料等领域。其中,T-MAX“科创太仓”先进载运&航空航天专场赛和青年赛共收到参赛项目400多个,已成功签约50多个,已落户36个。整个“科创太仓”活动将征集各类科创项目1000个,深度对接500个,择优参加闭门路演项目400个,有效申报太仓领军人才项目60个。
同时,科技招商成为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市科招中心深度对接各类机构近80家。今年1~8月,全市对接科技人才项目近1500个,科技招商落户项目总数327个,项目累计注册金额35.69亿元,投资总额115.66亿元。
我市充分发挥环境、资源、政策等优势,吸引了众多优秀项目落户。今年6月,创业人才李华京博士带着他的汽车三电系统项目,参加了首届T-MAX“科创太仓”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先进载运装备&航空航天专场大赛,并获得二等奖。该项目已在太仓注册落户。在当天的颁奖典礼上,李华京由衷表示,在太仓投资落地,是巧遇,也是必然,更是投资了未来。
李华京说,参加了今年的“科创太仓”大赛后,在市科技部门带领下,他实地考察了位于太仓的科创孵化载体,了解了载运类项目落地的各项优惠政策,高效完成了选址考察、政策匹配、项目签约、公司注册、厂房落地装修等一系列工作。李华京感叹道:“太仓政策扶持的力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让我心动不已。”
太仓,坚持把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迭代政策、加码礼遇,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享1亿元综合扶持;“产才融合”推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才专项等。
科技发展在创新,让创新创业成果在太仓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成为一种共识。太仓正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个千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个五百亿级产业。目前,太仓共有高新技术企业近1000家,省级以上科创载体46个,其中国家级载体12个,拥有高层次人才超2.2万人。
活动中,太仓科技招商合作伙伴举行了签约仪式,苏州市双创中心太仓分中心、“双创天堂”太仓创新创业驿站揭牌成立。
副市长王莉萍、祝真旭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