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副刊·银龄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音堂和摆渡船

  

  

  

  □李镛

  

  城厢镇管辖的新毛管理区,原名新毛镇,更早以前叫毛家市,是一个小镇,位于太仓县城北部12里处,西靠盐铁塘。据《史记·刘濞传》载:“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贼,国用富饶。”吴王刘濞为了充分利用娄县一带的水路交通运送盐铁,开凿了一条南北向的大河,曰盐铁塘。

  由于古代技术有限、财力不足,故在盐铁塘上修建桥梁十分困难,当时每个县也只有几座而已。为了过河方便,人们便在乡村人口较密集处设摆渡船。摆渡船都是木船,长约五六米,宽约两三米,也用橹浆摇,但主要还是靠竹篙撑着过河。摆渡船只是为了让人们过河,故其造型与一般船只不同,整船呈长方形,两头平而直,便于乘客上下船,不用考虑其速度的快慢。

  毛家市西边4里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沪宜沙石公路,也就是现在的204国道。该公路紧靠盐铁塘西侧,毛家市周边民众要到上海或常熟等地,必须步行到盐铁塘东岸,再上摆渡船过河才能到达汽车站。这个小小的汽车站在沪宜公路建成初期就有了,名字很有来头,曰毛家观音堂站,人们简称毛观堂站。其实它只是路边两间很小的房子,却容纳了售票处、办公室、候车室的全部功能。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传说明弘治年间,双桥镇的毛澄先生金榜题名,他在朝廉洁奉公,对百姓十分体恤,在家还是个大孝子。因他母亲信奉观世音菩萨,他便用自己的积蓄在盐铁塘西名为抛沙墩处修建了一座观音堂庙宇,供母亲及周边百姓烧香念佛,此观音堂被人们称为毛家观音堂。人们为了纪念毛澄,还将双桥镇改为毛家市。这样,毛家市、毛家观音堂的称谓被代代沿用了下来。

  从我懂事起直至成年后在北方工作,常常要从毛家市出发,坐摆渡船到毛观堂汽车站,开始访亲、求学、工作的行程。关于摆渡船的两个故事,一直深藏于记忆,不曾忘记。

  一次是叔祖父带我去上海舅舅家,在毛观堂车站候车时,他向候车人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一位年近40岁的妇女似乎已有身孕,经常隔三差五地带着香烛,面带愁容地坐着摆渡船到西岸观音堂烧香拜佛。船工生疑,数次询问后该女向船工道出实情:因家中已有两男两女,目前又有喜了,丈夫很是为难,家里再也养不起老五了,便下决心等孩子落地将其溺毙。作为母亲的她内心十分痛苦,决定向观音娘娘拜求,希望能得到两全之策,既使老五存活,又不使家庭有断炊之忧。那日正值九月初旬,该女拜完佛后,从西岸坐渡船回东岸家。船至河中央,忽起一阵狂风,渡船摇晃得厉害,扑通一声,孕妇掉入河中。众人大惊,合力将她救起。谁知孕妇被扶上船时,原微微凸起的肚子已成扁平常态,她大叫:“我的小囡呢?”这时河上已是风平浪静,只见一条硕大的鲤鱼猛然从河面跃起一丈余高,向该女三点头后,便窜回水中,消失不见。大家不知所措,船夫回过神来,大喊:“你孩子成鲤鱼精了,还不快跪谢观音河神!”

  一个美妙的民间传说,吟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话。

  我到县城初中上学时,虽年少,但对事物已稍有观察能力了。一次摆渡时,见船头上摆着一圈长长的麻绳,我问船夫这绳有何用?船夫在等候渡客的小竹棚里讲述了绳索救脚踏车的故事。那时不少农人用脚踏车载着农副产品到县城乃至昆山嘉定做买卖,摆渡时先把麻袋或竹筐卸下,搬上船,再把车推上船。一般情况船夫会用这绳把货物和车子拴住,防止掉入河中。那天由于人多事杂,车主和船夫都忘了此事,船到河中央,一个浪头打过来,脚踏车翻入河里,众人都十分着急。这时年近40的车主倒没有太慌乱,对船夫说:“你稳住船。”他马上脱掉外衣,手执麻绳的一头,一个猛子钻入水中,不一会儿浮上水面说:“我已把麻绳扎牢在车子的横档上,大家帮忙拖住麻绳,师傅你只管把船撑到对岸,车子一定能拖到岸边的。”终于在渡客的共同努力下,一辆满是污泥的车成功获救。要知道那时一辆自行车的价值,几乎是一个壮劳力的全年劳动所得。船主讲完后,很骄傲地冲着我说:“小赤佬,你现在晓得这麻绳的用场了吧!”

  在当下轿车满街、高铁飞奔、太空载人的新时代,这一虚一实两个关于观音堂和摆渡船的往事,承载着摆渡船的荣光和人性的勇敢善良,让我无法遗忘。历史如浩浩江水,永载着人类的智慧、勇敢、善良,前进,前进,再前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新闻·观点
   第04版:非凡十年·高新区篇
   第06版:新闻·影像
   第07版:周刊·乐活
   第08版:副刊·银龄
观音堂和摆渡船
庐山游记
夕阳书画
西瓜忆趣
苏州中信银行发挥协同优势助力低成本融资
太仓日报副刊·银龄08观音堂和摆渡船 2022-08-10 2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