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走基层,每每有新故事,人人有真感受。这个春节,太仓日报、太仓电视台的记者深入生产生活一线采访,丰富的所见所闻,催生丰沛的所思所感。今天,太仓新闻网推出“温暖中国”2017年新春走基层专题。讲述记者采访背后的故事,分享记者沉淀的真情和感悟。
退休外交官免费法语班“扩招”
去年,本报报道了退休外交官徐金龙在城厢镇胜泾村免费教村民学法语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省内外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徐金龙入选年度苏州市道德模范和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的候选人。现在记者又了解到,徐金龙在总结去年第一期法语班经验的基础上,将在城厢镇便民服务中心针对普通市民开设二期法语班,义务教大家学习。
据了解,徐金龙这次计划在下月开班,总学习约120个小时,在周六和周日上课,每周六上3个小时,周日上2个小时,上课的地点放在长春路上的城厢镇便民服务中心。徐金龙制定的课程表显示,3月到4月,将开的是基础课,5月到8月是听读课,8月到9月是应用课。
记者看到,在徐金龙起草的开班告示中,他特地强调,“学外语务须持续,一分投入,必有一分收获,切忌暴热暴冷”,“学员须付出一定的必要时间,方能习得一定的语言能力”。告示中还要求有意参班学习的朋友认真参阅《法语大众班二期课程表》,逐日核定本人是否全学期有时间于周六、周日上课,然后如实填写《二期报名表》。而且他将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学员班组,具体开班信息将以电邮方式通知报名人。
徐金龙告诉记者,这一次,他除了根据第一期经验改进了教材外,还将根据报名者情况把学员分两个组,其中乙组无名额限制,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学习,但对甲组要求较高,因为年轻人的记忆力、精力等各方面会好一些,入甲班的要求年龄在30岁以下,还要求入甲班的学员承诺全期听课不少于110课时,因为他希望甲组的学员在学完后,能做到粗通法语,甚至能和法国人较好交流。目前,已经有20多人报名,每个学员他都及时进行了回复沟通,现在明确想入甲班的共有4人。
徐金龙祖籍太仓南郊,出生在上海,上世纪60年代,随父母下放又回到了当时的南郊公社胜利大队。徐金龙于1974年被胜利大队推荐上了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成了有时代特色的工农兵...
[详细]
铁路工地就是我的家
今年春节,是沪通铁路六标段太仓制梁场技师陈金利在这个工地上过的第3个春节。他说——
宏伟大气的彩门,不仅包含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也融入了太仓“天下粮仓”、“郑和下西洋启锚地”的美誉和历史佳话;多个高大的龙门吊静静地耸立在梁场内,如同巨人一般威武……2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沪通铁路六标段太仓制梁场时,顿时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
梁场物资机械部的技师陈金利正在饭堂里烧菜,他今天是“大厨”,要烧几个拿手菜给妻子阮惠兰及其他几名留守的人尝尝。中等身材,黑黑的皮肤,脸上始终挂着憨厚的笑容,这就是53岁的老陈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当过4年兵的老陈退役后进入中铁一局工作,这一干就是近30年。沪通铁路开工后,他来到了沪通铁路六标段太仓制梁场。3年里他只回过一次陕西老家,也只呆了3天又匆匆回到了工地上。今年春节是他在工地上过的第3个春节,“铁路工地就是我的家,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大型设备管好、维护好。”老陈淡淡地说。
妻子阮惠兰始终坐在边上看着老公,脸带微笑,偶尔会插上一两句。阮惠兰前些年一直在老家的工厂里上班,现在来到了老陈身边,负责梁场的卫生保洁工作。“我家老陈就是实在,没多少文化,做起事情来特别认真。”阮惠兰说。
吃过饭之后,陈金利和阮惠兰戴上安全帽来到了梁场内,开始对场内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的巡视检查。梁场的春节,大部分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回家过年了,老陈主动提出来留守,梁场内几十台大大小小的机械设备都是“宝贝”,春节期间虽然不开工,但同样需要维护保养,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节后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沪通铁路六标段太仓制梁场集结了多个不同吨位级的龙门吊,特别是一台900吨的龙门吊如同“巨无霸”一般立在梁场内。老陈和妻子阮惠兰走到每台龙门吊的边上,一丝不苟地对每个螺丝和每根钢绳进行检查。老陈说,机器也和人一样...
[详细]
春节里也天天“泡”书场 “百姓听书政府买单”,书友们家门口听好书
7日中午,75岁的高振球早早地吃好中饭,骑着电动车从梅花二园来到位于县府街的城厢文化书场。该书场每天下午1时开场,高振球11时不到就来到这里,他和书友先是聚在一起打牌,12时45分,大家很默契地结束牌局,准备听书。
大年初一,城厢文化书场开启了新的长篇书目《双印女巡按》,由来自娄江乐曲艺团的季慧君弹唱。从大年初一开始,高振球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听书。
高振球年轻时就喜欢唱歌、跳舞,3年前,他爱上了评弹,从此几乎每天与评弹为伴。去年城里文化书场增加了不少,他和小区里另外两个书友经常坐车到各个书场听书。“同一时期,每个文化书场的书目是不一样的,有时为了听喜欢的书目,我们就会跑几个地方去听。”高振球说,如今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听书了,即使哪天在外面走亲戚他都会尽量赶到附近的书场听书。
当天,住在科教新城利民花园的虞克霞也早早地赶到城厢文化书场。虞克霞告诉记者,他今年78岁了,退休后就天天“泡”书场,风雨无阻,“虽然科教新城也有文化书场,但这边环境好、氛围好,我喜欢每天赶过来听书。”
“这几天过年,听书的人少了,每天在40人左右,平时每天都有上百人。最多的一次有172人,整个书场挤满了人,现场凳子不够,我们就临时借了些过来。”张女士是城厢文化书场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城厢文化书场有一批忠实的书友,他们几乎每天都过来,风雨无阻。
文化书场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2016年度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该项目在去年共建设了16家文化书场,包括硬件建设和书目购买两部分内容。”市文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市16家文化书场统一运营后,所有书场的书目均由政府采购后统一配送,做到了“百姓听书政府买单”。政府采购的书目精选了江苏省评弹团、苏州市评弹团、浙江省评弹团、上...
[详细]
加班加点查非法营运 春运期间,市交运局运政稽查队员坚守执法一线
每年春运期间,都是“黑大巴”和“黑车”相对猖獗的时期。为了维护良好的道路客运市场秩序,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市交运局运政稽查大队的队员们加班加点,在市内的重点区域和地段进行不间断巡视。
2月6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记者跟随运政稽查大队六中队队长顾燕峰及多名队员进行执法检查。顾燕峰今年30岁,从事运政执法工作已经3年,他在春节期间刚刚做了父亲。初为人父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但因为春运稽查工作繁忙,他仍然坚守在执法一线。
执法车沿着204国道一路向北,最后停在双凤新湖某个路口。顾燕峰介绍,近些天是客流返程的高峰期,一些大巴车违规下客。没过一会儿,一辆大巴车从204国道拐入这个路口,向前开了一小段停了下来。“这辆车开始下客了。”坐在执法车里的顾燕峰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执法记录仪开始取证。另一辆车上的几名执法队员已经开车到了大巴车跟前,出示证件之后开始执法检查。
经查,这是一辆由重庆丰都开往上海的大巴车,车上30多名乘客在新湖这个路口就下了近20名。大巴车驾驶员挺配合执法人员的检查,表示自己今后再也不违规下客了。
“春运期间,因为乘客多,很多不法分子就想通过非法营运的手段来获取利润。这些人也非常狡猾,经常和我们打时间差,比如中午或晚上,利用我们吃饭或休息的时候从事非法营运活动。”顾燕峰介绍。
除了“黑大巴”及正规大巴的违规下客问题,“黑车”也是他们执法检查的重点。“在抓‘黑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黑车’驾驶员暴力抵抗的情况,有的驾驶员即使不用行动暴力抵抗,也会在言语上对我们进行威胁。”顾燕峰说。有一次,他们中队抓到一辆“黑车”,驾驶员态度蛮横,始终不下车接受调查。就在顾燕峰拉开车门一只脚已经迈上车的一刹那,“黑车”驾驶员突然猛加油门,车辆带着顾燕峰跑了10多米。最后,顾燕峰...
[详细]
新春走基层——太仓检验检疫局驻港办 坚守一线“唱大戏”
新春走基层——荣文库柏新厂区投产
新春走基层——沪通铁路六标梁场掀起节后施工高潮
新春走基层——生态建设不停步 水美永丰景自成
新春走基层——大宝赢:打造甲醇现货交易千亿级平台
新春走基层——港区规模企业节后开工率超85%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