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稿 >> 内容

退休外交官免费法语班“扩招”

去年,本报报道了退休外交官徐金龙在城厢镇胜泾村免费教村民学法语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省内外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徐金龙入选年度苏州市道德模范和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的候选人。现在记者又了解到,徐金龙在总结去年第一期法语班经验的基础上,将在城厢镇便民服务中心针对普通市民开设二期法语班,义务教大家学习。

  据了解,徐金龙这次计划在下月开班,总学习约120个小时,在周六和周日上课,每周六上3个小时,周日上2个小时,上课的地点放在长春路上的城厢镇便民服务中心。徐金龙制定的课程表显示,3月到4月,将开的是基础课,5月到8月是听读课,8月到9月是应用课。

  记者看到,在徐金龙起草的开班告示中,他特地强调,“学外语务须持续,一分投入,必有一分收获,切忌暴热暴冷”,“学员须付出一定的必要时间,方能习得一定的语言能力”。告示中还要求有意参班学习的朋友认真参阅《法语大众班二期课程表》,逐日核定本人是否全学期有时间于周六、周日上课,然后如实填写《二期报名表》。而且他将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学员班组,具体开班信息将以电邮方式通知报名人。

  徐金龙告诉记者,这一次,他除了根据第一期经验改进了教材外,还将根据报名者情况把学员分两个组,其中乙组无名额限制,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学习,但对甲组要求较高,因为年轻人的记忆力、精力等各方面会好一些,入甲班的要求年龄在30岁以下,还要求入甲班的学员承诺全期听课不少于110课时,因为他希望甲组的学员在学完后,能做到粗通法语,甚至能和法国人较好交流。目前,已经有20多人报名,每个学员他都及时进行了回复沟通,现在明确想入甲班的共有4人。

  徐金龙祖籍太仓南郊,出生在上海,上世纪60年代,随父母下放又回到了当时的南郊公社胜利大队。徐金龙于1974年被胜利大队推荐上了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成了有时代特色的工农兵大学生。徐金龙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其间还曾进入外交学院进修。此后,他一直在外交部及我国驻卢旺达、阿尔及利亚、马里、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工作,担任过政务参赞、总领事等职务,直到2012年退休,是一名资深的外交官。去年,他在胜泾村开班教村民学法语,是希望用这一技之长为大家做些事;还有就是太仓人说的吴语,对于学习法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吴语和法语的音标很相似,学起来比较容易。他表示,考虑到大家都没有法语的基础,他不会用“学院派”的教学方式,而是凭借自己这么多年说法语的经验,直接教大家实用的生活法语,既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对年轻人来说,还能提高就业技能和竞争能力。(记者 张立)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