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乐活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风起,蟹脚痒” 秋蟹肥美正当时

  金秋十月,菊黄蟹肥。每当秋风乍起,中国人的胃和心便开始共同期盼一道时令美味——螃蟹。民间常说“秋风起,蟹脚痒”,这句话道尽了中国人对螃蟹的热爱。无论是文人宴席还是街头小馆,只要一盘蟹端上桌,秋天的味道就算圆满了。

  如何挑选螃蟹

  挑选螃蟹是一门学问。行家看蟹,讲究“活、重、硬、亮、满”。

  首先要观察螃蟹的活力,拿起螃蟹触摸它的眼睛,如果反应激烈说明比较鲜活。也可以把螃蟹翻转过来,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螯足弹转翻回的,活力强。

  其次要掂重量,手感重的螃蟹通常更肥美壮实。而手感轻飘飘的,可能放置时间较久,已经干瘪。

  再看颜色和特征,凡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的,大多肉厚壮实。蟹脐饱满凸出、微微透红的,一般膏肥脂满。螯足上绒毛丛生,则螯足老健。

  判断公母也有口诀:“九月尖脐十月圆”。九月的公蟹蟹膏饱满;十月的母蟹蟹黄浓郁。挑蟹时,可掀开腹部——公蟹腹甲尖,母蟹腹甲圆,简单一看就能分辨。

  食用螃蟹注意事项

  螃蟹虽美味,但食用时也有诸多讲究。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吃死蟹,因为死蟹体内寄生菌会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毒素。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毒素仍不易被破坏。

  此外,应尽量减少食用生蟹、醉蟹,因为螃蟹体内可能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尤其是肺吸虫幼虫卵感染度很高,抵抗力很强,单用黄酒、白酒浸泡并不能杀死。

  螃蟹虽鲜,但并非全身都能吃。蟹胃、蟹心、蟹肠、蟹鳃这四个部位要记得去掉。蟹胃像个三角形小囊,藏在蟹壳前端;蟹心在蟹黄中央,呈淡灰色小片;蟹肠则是蟹身体尾部那条黑线;蟹鳃像两排毛状物,位于蟹身两侧。这些都是螃蟹的呼吸和消化器官,容易藏污纳垢,吃多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食用螃蟹,适量是关键。螃蟹属于寒性食物,胃寒、脾虚的人不宜多吃。若实在想尝鲜,可以搭配姜、陈醋或黄酒一起食用,既能提味又能驱寒。有些人吃蟹后皮肤发痒、喉咙不适,多是过敏体质所致,应立即停止食用。患有高血脂、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人,也要少吃蟹黄和蟹膏——那可是高胆固醇“重灾区”。

  此外,螃蟹嘌呤含量高,痛风患者更要慎吃。特别提醒:吃蟹时别喝啤酒!两者结合容易让尿酸飙升,诱发痛风。吃完蟹后,最好喝点热姜茶暖胃。

  从古人的诗酒风雅,到今日的家常烟火,螃蟹早已不只是盘中物,更是秋天的象征。在这个秋天,不妨邀上家人好友,一同享受这独特的秋日美味。(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新闻·时事
   第04版:周刊·乐活
湖光“杉”色
佳片有约
“秋风起,蟹脚痒” 秋蟹肥美正当时
太仓日报周刊·乐活04“秋风起,蟹脚痒” 秋蟹肥美正当时 2025-10-13 2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