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缪卉蕾
作为传统工业村,璜泾镇王秀村曾因企业搬迁面临村级经济发展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该村以村企合作为突破口,依托本地企业苏州一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打造了璜泾食代农事研学基地,探索“研学+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该基地位于苏州一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展厅面积720平方米。基地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设有农耕体验区、非遗手作区、亲子餐厅、米糕泡菜制作区和农产品展销区五大功能区域,构建起集自然探索、劳动教育、非遗体验与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平台。
基地主要面向我市中小学生开发特色课程:依托一戈食品资源设计的“当一天泡菜工人”沉浸式体验课,融合非遗的“纸鸢穿越千年”和“米糕的前世今生”传统技艺课,以及结合二十四节气时令特点的农事实践课。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价值,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我们打造这个沉浸式研学平台,旨在让全市中小学生足不出市就能享受高质量的研学体验。”王秀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希望通过研学项目的热度和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提升王秀村的知名度,切实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在“研学热”蓬勃发展的同时,“直播潮”悄然兴起。沿着研学基地的楼梯下行,便是王秀村今年5月投入使用的璜泾食代助农直播间。这个不大的空间里,补光灯将展示台面照得透亮,一戈食品的主播正手持产品,对着镜头热情讲解:“这款糖蒜选用璜泾本地生产的白蒜腌制,口感酸甜鲜脆,营养价值非常高……”据统计,仅一戈食品就通过该平台实现了日均3000~4000单的销量,日营业额3万~4万元。
王秀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直播间的初衷是突破本地农产品的销售半径限制。“王秀村种植的翠冠梨、葡萄等优质农产品,以往主要销往周边地区,很难打开更广阔的外地市场。”直播间聚焦本地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直播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助农直播间不仅服务于王秀村和一戈食品,今后将向璜泾镇其他有需求的村开放共享,形成合力助农、共同振兴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