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倩)生物医药是我市“3+3”产业结构中的特色产业,医疗器械是其中重要的细分领域。今年落户港区的苏州熵无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深耕这一领域,主要从事核磁共振超导磁体及梯度线圈的研发制造。目前,公司首台1.5T全身成像超导磁体已完成调试并交付客户。
超导磁体是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占整机成本的40%~60%,其性能直接决定成像质量。熵无超导研发的超导磁体采用液氦冷却技术,内部工作温度低至零下269℃(4.2K),线圈电阻近乎为零(10-11至10-13Ω),磁场稳定性极高,可保障设备10年内磁通量衰减极小。相较于传统CT,核磁共振无电离辐射,尤其适用于脑部及高频次检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该公司创始人高德峰表示:“超导磁体技术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我们团队依托哈工大在低温与超导领域的技术积累,实现了从设计、材料到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在国产替代趋势下,医院和设备厂商对高性价比超导磁体的需求旺盛,我们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港区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上海很近,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和市场资源,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这里的科技招商团队十分专业,从注册、选址、建设到试生产,全程跟踪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诚意。”高德峰说,未来立足港区这片热土,熵无超导将继续深耕主业,加强自主创新,为国产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