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沐恩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炎炎夏日,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安全与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入夏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夏日送清凉”活动,为17万老年人撑起“清凉伞”,送去丝丝凉意与浓浓关怀,营造出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愈发坚定有力。
五方聚力
夏日清凉送至家门
居家养老是不少老年人的首选。科教新城常丰社区为居家养老的居民精心准备了物资大礼包,将夏日清凉送上门。
“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临时家人’。”社区工作人员孙闻雯表示,“社区会定时定点安排志愿者上门探访,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社区为所有老年居民检查家中的电路、煤气管道等,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物业工作人员上门维修;逐一走访特殊困难老年人,及时了解并解决实际困难。
今年夏天,我市共对133名高龄困难老年人开展入户走访、电话慰问。此外,高龄、经济困难等特殊老年人还可以享受“不停歇”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含上门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学、助浴等,真正实现“养老不出门、享老不离家”。通过凝聚各级民政、民政服务站、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服务组织、志愿者五方合力,我市为老年人提供了“不打折”的关爱。
落实服务
防暑消暑扎根社区
截至2024年底,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已实现城乡全覆盖,年服务时长达140多万小时、月服务人数近3万人。为了更好满足城乡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我市建设了210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居家养老的延伸和补充。高温天气下,各日照中心纷纷变身“避暑胜地”。
走进桃园社区日照中心,清凉扑面而来。虽然室外是“桑拿天”,室内却保持在20多摄氏度,十分舒适。老人们或围坐在一起打牌下棋,或安静地看书画画,舒心又惬意。值得一提的是,每间房间都配有空调或电扇,两者交替使用,不仅能合理调节室温,还可以保持空气流通。“有些老人怕冷,喜欢用电扇。”该日照中心工作人员顾玉星介绍,日照中心入口处放置有各类清凉饮品、防暑药品,工作人员也会随时关注老年人的状况,如果有中暑的迹象,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上午,有防暑知识宣传;中午,有免费的清凉消暑饮品;下午,有时不时开展的健康义诊……润物细无声般持续落实政策和服务,成就了“长寿之乡”太仓的“为霞尚满天”。目前,我市建成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9家,实现全覆盖,公建民营比例达100%;“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配套养老用房”的“15分钟养老圈”日服务老年人超1万人次。“安然度夏”这个不断完善的课题,化为了惠及每一位老年人的实际行动。
专业照护
多彩活动扮靓机构
“在机构养老也挺好,有专业护工24小时照顾,子女放心多了。”百岁老人钱娟娣选择在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安享晚年。在这里,她不仅能享受专业照护,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众多活动中,她最喜欢“手指操”,“强度再高一点的运动我已经不太能跟上了,外面又热,在空调房里锻炼手指,跟着节奏运动很有趣。”
“为了避免老年人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而引发健康问题,我们的活动地点以室内为主。”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费仰竹介绍说,“同时,我们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休闲娱乐类、手工益智类活动,像防晒草帽制作、花甲壳绘画、手指操、养生课程等,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
此外,老年人的每日餐食也与时令紧密结合。许多养老机构都翻新了“夏日菜单”,增多了黄瓜、苦瓜等清凉降火的品类,荤菜以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为主,大部分菜品偏清淡。午间提供的苏式绿豆汤等消暑佳品,深受老人欢迎。
“入夏以来,我们联合消防大队、市市场监管局等,对全市11家养老机构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安全大检查。”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安全大检查主要聚焦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方面,共排查整改消防、食品安全隐患20余处。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围绕“家庭、社区、机构”三个场域,不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质效,全面满足老年人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基本养老需求,让他们在安心、舒适的环境中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