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平安法治
上一期3   4下一期  
打好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组合拳”~~~
~~~沙溪探索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实践路径
~~~
~~~
~~~浏河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用心呵护外卖小哥~~~
~~~
~~~法院:一般不能将约定层高理解为净高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主主张商品房交付层高“缩水”
法院:一般不能将约定层高理解为净高

  本报讯(记者  薛海荣)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业主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一般会约定商品房的层高,交付时商品房的层高需符合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如果业主主张交付的房屋层高“缩水”,法院怎么判?近日,市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

  2021年10月,边某(化名)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一份,约定买受人向出卖人购买房屋一套,价款是205万余元,层高约3.1米。2022年1月,该房地产开发商与边某又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一份,该合同中对商品房的层高进行了更正,划掉“层高约3.1米”后,添加书写内容“层高约2.9米”,并在书写内容上盖有该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合同专用章。边某在合同上书写“本人已知悉并认可层高约2.9米”,并在书写内容旁边签名、按指印。后房屋交付时,边某测量层高认为只有2.68米,不符合双方约定,遂诉至法院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赔偿10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商与原告边某签订两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双方于2021年10月签订的第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房屋层高约3.1米,双方于2022年1月签订的第二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将房屋层高更正为约2.9米。根据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商与原告边某的最后一次意思表示,法院认定双方约定的层高是2.9米。当事人对自己的事实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将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本案中,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某测绘公司的《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报告书》,载明该小区商品房层高是2.9米,地下1层的层高是4.7米。住建单位向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商作出《太仓市商品房现售前与交付使用备案通知书》,通知被告开发的该小区商品房符合现售及交付使用条件。上述证据可以证明案涉商品房层高是2.9米,符合交付条件。庭审中,原告边某并未申请第三方机构重新测绘,也未提供相反证据推翻某测绘公司的意见。因此,原告边某主张案涉商品房的层高仅有2.68米的意见,法院不予采纳。综上所述,法院认为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案涉商品房的层高达到2.9米,符合双方当事人约定。因此,原告边某请求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商赔偿10万元,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说法:除当事人有特别约定外,一般不能将《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层高理解为净高。只要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的商品房层高符合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业主不能请求开发商赔偿损失。本案中,业主边某对商品房层高的质疑并无相应证据支持,故法院判决驳回。购房人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商品房的各项交付条件,对不符的部分注意留存证据,通过合法渠道主张合理赔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平安法治
法护营商 优无止境
找准普法“辐射点” 构建普法“延长线”
综合查一次 助企“轻装前行”
城厢构筑全民反诈堡垒
多元协同 普惠供给
酷暑送清凉 关怀沁人心
培训赋能 筑牢基层解纷“第一道防线”
业主主张商品房交付层高“缩水”
太仓日报周刊·平安法治04业主主张商品房交付层高“缩水” 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