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丹萍
平安是发展的基石,是幸福的底色。为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日前,娄东街道南部片区精心策划“楠木筑基·平安创造营”活动,以“法治筑基、协同共建、全域治理”为主线,通过沉浸式法治课堂、跨界共建签约、基层案例演绎等形式,为“善治娄东”注入年轻化、专业化的治理动能,构建起“多元参与、法治护航、全域覆盖”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法治筑基:用“家常话”浇灌平安根系
活动以“法润根基·楠木初萌”法治讲座开场,市法院工作人员化身“法律翻译官”,将民法典中晦涩的社区治理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为参与活动的年轻干部们带来一场法治知识盛宴。“楼上漏水导致楼下装修泡水,该谁担责?”“公共楼道堆物堵占消防通道,如何依法清障?”工作人员结合真实的物业纠纷案例,拆解相邻关系中用水排水、通行采光等6类法定权责,引导年轻干部运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处理纠纷。
现场还设置了“法治诊断台”,年轻干部们带着网格巡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排队咨询,形成《基层常见法律风险处置清单》,为后续平安建设提供实操指南。
●协同生长:四方签约激活共建“生态链”
活动中,播放了原创音乐视频《平安南部》,将街道“融治网络”工作机制下,网格治理、矛盾调解的鲜活场景一一呈现,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娄东街道南部片区平安建设的累累硕果。
紧随其后的共建签约仪式上,高新区派出所、南园幼儿园、中国电信太仓分公司、苏州吴中颐璟物业太仓分公司4家单位与街道共同签署《平安南部共建协议书》,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平安联创、隐患联治、应急联动、文化联建”6项职责。
“这不是一纸协议,而是共建‘平安生态圈’的承诺书。”娄东街道综治办工作人员表示,配套建立的“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通过“专业力量+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让平安建设从政府“独角戏”变为社会“大合唱”。
●枝叶成荫:情景剧里照见全域治理实践
由年轻干部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河清岸美背后的故事》将活动推向高潮。该情景剧根据朝阳社区真实案例改编,生动还原网格团队联动居民、条线部门化解团结河治理矛盾的全过程,“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的治理成效跃然眼前。
青年代表周晨在剧中饰演网格长,该角色正是娄东街道南部片区12名“90后”网格员的缩影——他们人均每日走访32户居民,用“铁脚板”踏出辖区“平安底数”。情景剧结束后,青年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基层故事。
活动最后,“平安南部全域行”计划发布,包含“法治巡讲进网格”“智慧安防升级”“平安细胞培育”三大行动。根据规划,南部片区将建立由法官、民警、律师、社工组成的“平安智囊团”,每月开展“法律赶大集”活动;在团结河沿岸等重点区域部署5G智能公共视频,实现隐患“自动识别-实时预警-快速处置”;评选“平安楼道长”“守法经营户”等10类“平安细胞”,把法治触角延伸至每个楼栋、每家商户。
从法治课堂到共建签约,从案例演绎到全域计划,这场“楠木筑基”的平安实践,不仅淬炼着年轻干部的治理能力,还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为“善治娄东·幸福街道”筑牢平安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