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沐恩
“小胡,我来了,今天能陪我玩游戏吗?”日前,家住娄东街道惠阳社区83岁的陈阿姨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惠阳一村的养老服务站。太仓市振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派驻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胡艳拿出一个盒子里的游戏材料,开始跟陈阿姨进行“物以类聚”训练。
“物以类聚”训练,每次选取6张图形卡片,随机摆在桌子上,请老人记住这些图形的位置,然后将卡片背面朝上,再请老人根据记忆判断卡片上的图形。2024年5月,养老服务站在筛查中发现陈阿姨有认知症风险,于是对她进行了一些非药物干预。胡艳介绍:“一开始,她只能记住两张卡片的位置,但她很感兴趣,一直在训练,现在已经能记住3张卡片的位置了。”
除了这些充满趣味的认知训练,养老服务站还尝试用图形代替音符,给老人写简谱。“比如用三角形代表‘mi’音,用圆形代表‘fa’音……”胡艳表示,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可以按照改造后的乐谱来击打非洲鼓,以激活更多脑区。
据了解,我市老年人认知症友好社区试点建设始于2023年5月,由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卫健委、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共同探索实施。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认知症友好社区试点建设进度,通过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居家上门服务、家庭照护者支持等多种方式,提升认知症老年人的家庭赋能支持和服务保障能力。
两年来,我市发布并实施了试点社区“认知症友好使者”和“认知症体脑激活师”培训认证、风险筛查等六大项目;实施了宣教、重点人群筛查、非药物干预服务,有效缓解了重点老人的认知症状;发动居委会、社区医务室、中小学校和交管部门等机构组成“护联体”,教“护联体”成员学会辨别疑似认知症患者和提供帮助的方法,以降低认知症老年人走失、受伤等风险。
今年,我市还将结合老年人免费体检持续开展认知症筛查,全年预计筛查6000人左右,并依托服务站点,为300名老年服务对象提供早期干预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