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综合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和舰,太仓见!
  84岁老兵登上郑和舰

  市民排队参观

  小朋友展示参观郑和舰时获得的印章

  郑和舰官兵参观电站村生态园

  □本报记者  薛海荣  王倩/文  计海新  陆媛/图

  连日来,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的郑和舰正在太仓港驻泊。昨天,郑和舰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近万名市民兴致勃勃地登上军舰,一睹国之重器的风采,近距离感受海军官兵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使命担当。

  上午8时,码头上的安检处已经排起了百米长龙,队伍中有双鬓斑白的老人,有立志投身国防事业的大学生,还有从小种下爱国拥军种子的“小军迷”……

  此次开放日活动内容丰富,既包括参观军舰,也包含了特色科目展示与体验,多角度展示新时代人民海军训练、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活动现场,海军旗语、绳结演示、文艺表演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目光。

  参观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观众,他穿着老式的海军服,深情地凝望着眼前这艘军舰,脸上写满了激动与自豪。原来,这位老人叫周振昌,璜泾人,今年已经84岁高龄,曾经是东海舰队鱼雷快艇中队长,服役21年。参观郑和舰之后,周振昌激动地说:“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海军已经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的历史跨越,不仅走出了国门,而且在各大洋上都有我们的航迹。我感到很骄傲很兴奋,这说明我们国家强大了,我们的海军强大了。”

  陈女士是一位新太仓人,得知郑和舰要举行开放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天,她和丈夫带着三岁的双胞胎儿子来到了现场。她表示,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军舰,没想到在太仓参观到了,非常开心。来自城厢镇中区社区的卢明珠今年66岁,她不仅是社区里的热心人,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军迷”。这些年来,卢明珠一直关注着人民海军的发展。她说:“今天感受到了郑和舰的威武雄壮,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海军部队越来越强大。”

  当天,来自朱棣文小学、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及港城小学的师生代表们,在太仓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带领下,穿梭于警用装备展区与郑和舰甲板之间,触摸海疆卫士们的“科技铠甲”与“深蓝脉搏”。边检民警采取“情景化教学+沉浸式体验”模式,详细介绍了盾牌、警棍、手铐、防刺服、催泪喷雾等单警装备,并进行了专业的使用演示。学生们兴致勃勃,踊跃参与体验,近距离感受警营风采。随后,在海军官兵的带领下,师生们通过参观海军郑和舰、浏览海军知识宣传栏、观看海军特色科目展示等形式,了解郑和舰的故事,体验海军部队训练生活,感受军营魅力。“无论是橄榄绿还是藏青蓝,都值得我们敬畏,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警察,今天的参观更加坚定了我的理想。”朱棣文小学的王梓月说。

  郑和舰是中国海军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隶属于有着“海军军官摇篮”美誉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主要承担海军院校学员海上实习训练任务。截至目前,郑和舰已安全航行57万余海里,航迹遍布世界三大洋、六大洲,近4万名海军院校学员在郑和舰上实习训练后奔赴人民海军的各个岗位。

  海韵江风,遇“舰”太仓。62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和以郑和名字命名的海军战舰,在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之际,伟大的郑和精神和浓厚的历史渊源让两者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这是一场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在开放日活动中,热情的太仓市民踊跃登舰参观,与海军官兵交流互动,深入了解海军文化,民众纷纷赞叹舰艇装备的先进,为祖国日益壮大的军事力量感到无比骄傲自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娄江观察
   第04版:周刊·金融
郑和舰,太仓见!
9万多双旧鞋“重生”
体育为媒 续写情缘
聆听“羽音”共护地球
参观见学 勇闯深蓝
守护长江母亲河
双凤镇凤林路等道路施工通告
关于上海西路施工的公告
拟申请注销登记公告
欢迎刊登 分类广告
中信银行苏州分行创新转贷服务模式 首单“苏润转贷”业务高效落地
施工通告
城厢镇长春路等道路相关路口施工通告
太仓日报要闻·综合02郑和舰,太仓见! 2025-04-23 2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