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立/文 计海新/图
参加在苏州全国人大代表对德合作专题调研、到苏锡常参加全国人大代表联组集中视察……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5日召开,最近,全国人大代表、苏州港集团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件杂货操作部门机班大班长褚锋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精心准备,力争让意见建议更完善。
褚锋告诉记者,调研、视察和宣讲等,都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内容,从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到现在的近一年时间里,他参加了30多次履职活动。刚从北京回来时,主要是参加宣讲活动,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两会”精神,打通会议精神宣贯的“最后一公里”。平时则是参加调研视察、接待选民活动,这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更好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方式,为提好意见建议打基础。审议两院报告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视察活动中包括了视察法院、检察院,这让代表对两院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切的体会。去年的两院工作视察,褚锋主要前往陕西和泰州,觉得对履职工作帮助很大。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褚锋一直在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鼓与呼。去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提交建议,呼吁从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比例、完善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等5个方面,激发企业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积极性。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战略性、全局性决策部署,褚锋对此深感振奋。
今年,褚锋仍高度关注产业工人,计划提交关于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社会认可度的建议,让产业工人的贡献受到社会更多认可,让当产业工人成为更多家长、孩子的主动选择。他说,产业工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为产业工人提供的舞台越来越大,有些职教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展情况比普通本科生好,有些本科生在毕业后会选择学技能当技师。不过,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产业工人的认可度依然不高,作为一名来自产业工人的代表,他有责任发声。
长期在太仓港工作,褚锋很关注太仓港的发展。他说,去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达830多万标箱,再创新高。作为长江第一大港,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中国大陆第8、全球集装箱港口第20。他将提出关于深化太仓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建议支持太仓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将太仓港相关区域纳入江苏自贸区等,让太仓港发展得更好。
此外,褚锋还将提出关于激发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活力的建议,该建议聚焦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的诊断试剂临床推广使用。这是他在调研中关注到的一个课题,希望能进一步完善LDT模式(医学检验部门自建检测方法)应用的相关政策,从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采访手记
多次采访褚锋,不变的印象是,他形象质朴亲和、说话坦诚直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关注的方向、提出的意见建议,大多围绕产业工人和太仓港的发展。比如,他曾从企业层面呼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在又从社会层面呼吁提升对产业工人的认可度。他曾建议在太仓港试点“海进江、江出海”船舶一次引航的建议,降低航运潜在风险、船期影响及船舶营运成本等,现在他又提出关于深化太仓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让太仓港发展更好,为区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