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海荣)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市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图谱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市政协委员陆志强认为,我市需要从人才上动足脑筋,针对太仓地理环境、产业特点、城市发展等资源禀赋,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才引育和生态打造,先行培养与储备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低空经济人才。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西工大、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两校多院’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低空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以‘研值’创‘价值’。”陆志强表示,其次,我市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应用。可以充分发挥我市统一战线组织优势,广泛联系海内外乡贤,加强沟通增情感;进一步服务好海外留学生,建立好他们的成长档案,鼓励他们在海内外讲好太仓故事,担当太仓招商引才的宣传员、联络员。
“与此同时,我市还需要强化法规标准与基金保障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科创’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市低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陆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