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消防设施缺失、充电设施不足、小区道路破损、停车位紧张……陆渡街道有较多拆迁老小区,市政配套设施缺乏这一问题是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今年,陆渡街道“幸福社区”项目重点聚焦小区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更新。陆渡社区、东城社区、岳南村、红庙村、横沥村等村(社区)增加了消防配套设施建设,增设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项目,对小区道路、墙面进行维修翻新,新增路灯、雨水井等。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老百姓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科教新城把安置小区消防安全物防技防双提升项目,作为今年基础设施提升的重点。科教新城在辖区安置房小区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660个及配套车棚、监控、消防设施,同时对地下室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进行1485平方米防火分隔,增加2970个无线独立烟感、99套室内喷淋系统、8套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这是高新区全力推进“幸福社区”计划的缩影。基层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今年年初,高新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出“幸福社区”建设的战略构想并开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功能集合、资源聚合为抓手,不断丰富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内涵,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高新区以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多元参与为组织形式,以智慧化手段为支撑,通过项目化建设带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共治,从小切口全面提质,改善社区民生、解决群众难题,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生活品质。“ 今年是高新区‘幸福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幸福社区’项目覆盖科教新城、娄东街道、陆渡街道的各个社区。各板块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实施重点项目80多个,项目涵盖养老扶幼、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年底,高新区形成一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社区,到2026年年底,将基本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目标。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幸福,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接下来,高新区将继续以“幸福社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人民群众“安居、宜居、优居”,不断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