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动迁安置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关乎民生福祉,彰显精神文明底蕴。高新区自开展动迁安置小区环境整治专项提升工作以来,全区上下聚焦环境治理和功能完善,切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努力提升动迁安置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日前,科教新城群星花园小区改造工程完工,涉及26栋居民楼、1栋社区用房及相关配套用房的外立面与配套设施等。群星花园小区属于我市规模较大的动迁小区,此次改造内容包括安装全新的智能道闸、外立面修缮、公共休闲区改造、增加停车位、对楼顶进行防水处理、维护配电设施、翻新北侧围墙栏杆等,全面提升小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娄东街道恒通花园修建时间较早,基础设施与新小区相较有所欠缺。针对这一情况,娄东街道对恒通花园消防设施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更换原楼层应急照明灯693个。在高层安装总线烟感348个、手动报警装置216个、声光报警控制器216个,对地下部分消防管网漏水问题进行了维修改造,共计铺设1068米消防管道,确保消防栓系统压力稳定。
陆渡街道动迁安置小区横沥花园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案例,入选苏州市动迁安置小区“互学互看”典型示范小区。据了解,该小区整治提升主要针对居民反应强烈的充电资源不足导致“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问题,在地下车库设置了28套智能充电桩,共计280个充电头,在地面建设了12个车棚和15套智能充电桩、150个充电头,地上、地下所有充电区域均安装智能空开、智能烟感、喷淋设备、热感摄像头,并由后台数字化系统统筹管理。此外,小区56台电梯全部安装AI智能“梯控”,有效阻止了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
今年1至11月,高新区新建物管会16个,实现了23个安置小区业主自治组织的全覆盖,完善业主自治组织架构;完成各类问题整改1910个,补齐安全设施2436项,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38台,补齐安全设施短板;外立面、道路、绿化、雨污水、技防设施维修更新81处。不仅如此,高新区还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15个,充电桩49个,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棚23个,完善了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建为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2处,新建老年人助餐点1处,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