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气温下降,室内外的温差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期,急诊科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在温暖的饭店用餐完毕,外出吸烟时,突然心脏骤停;和朋友在畅饮之后去洗桑拿或泡温泉,突然心梗……
近年来,心梗的发病人群正不知不觉“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心梗的“候选名单”。
2024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吴静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循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其结果显示:2015~2019年间,我国城市地区,中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上升。相比2015年,2019年城市35~44岁男性和45~54岁男性中急性心梗发病率分别升高了77.16%和26.36%。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杨跃进教授及其团队,对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109家医院的1.4万名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指出,在识别心梗发作的症状以及心梗的诱因时,需注意“男女有别”。
■心梗发作症状
1.男性急性心梗发作:症状很明确,主要是持续胸痛(67%)和大汗(70%)。
2.女性急性心梗发作:主要是放射痛、后背痛、恶心呕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对少见,有时“自己都说不清楚”。
■心梗的诱因
1.男性心梗多因“烟酒”或“娱乐”:研究调查中,有15.4%的男性心梗发作是因为过度不良生活方式,这里的过度是指与平时相比饮食过量、高脂饮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和夜间过度娱乐等。
2.女性心梗多因“情绪”或“压力”:女性发生心梗更多则是因为情绪激动或心理压力过大。研究发现,女性有14.4%因为精神压力大诱发心梗,而男性不到10%。
此外,男性和女性因劳累而诱发心梗的比例均较高,分别占到45%以上。
■牢记“两个120”
1.第一个“120”是要及时拨打“120”电话。
如胸痛等症状持续15分钟仍没有缓解,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2.第二个“120”是指心梗救治要争取黄金120分钟。
并不是说超过120分钟就没有救治的意义了,而是指如能在黄金120分钟内送医救治,可有效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大大降低心梗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越早进行溶栓、支架等灌注治疗,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就会越高。
(来源:苏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