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
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双燃料驱动 智能又环保~~~
东林村通过“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的农牧循环模式,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
高品质 高效益~~~
返回太仓日报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林村通过“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的农牧循环模式,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现代循环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记者 顾雪苗

  太仓,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改革开放后,太仓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新画卷,成就娄东大地的“谷满粮丰”。

  在坚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厢镇东林村成为一个鲜活而生动的缩影。

  2010年,东林村抓住金仓湖开发建设契机,完成全村村民的拆迁安置,并开始了从普通村庄向全国典型的蜕变。这里不仅有“无人化农场”,实现8个人管理2000亩土地,而且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出圈”的农牧循环产业链。

  2023年,太仓重点推进“1+1+9”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建设,连片、组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中,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农田集中连片、农业高质高效,展现着片区产业绿色共融、乡村协同共建、村民携手共富的建设成效。该片区以东林村为核心,正连片拓展循环农业,成为太仓农牧循环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

  在东林村,秸秆经过收集、打捆、覆膜,被制成一个个白色捆包,然后经过秸秆饲料厂再加工,就可以变成牛羊的“营养餐”。这些饲料部分自用,经过村里的群羊“过腹还田”,变成有机肥“回馈”土地,以此来改良土壤,提升稻米品质。10余年来,东林村积极探索实践“稻麦生产—秸秆收集利用—规模养殖—粪污肥料化—稻麦生产”生态循环产业链,形成了“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的现代农牧循环模式,闯出了一条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和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目前,东林村还在不断完善这一产业链。在现代化设备的轰鸣声中,一粒粒营养更为丰富的GABA米下线,副产品则被加工成猪饲料。该村还建成了现代化屠宰场,发展肉羊深加工产业。“去年,东林村这条循环产业链产值超过8000万元,解决了本村及周边地区约40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经济效益也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东林村党委副书记徐坚骄傲地表示。此外,东林村引进培训基地、休闲采摘、农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新业态,配套建设彩虹大道、特色驿站、穗月广场、美丽河湖群等核心景观,并通过田园新干线项目串珠成链,以“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思路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记者手记

  农业,国之根本,稳粮安邦。太仓在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锐意创新为驱动力,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太仓不仅牢牢守护住了“中国饭碗”,更在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实现了双赢,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平安法治
   第05版: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司法
   第06版:周刊·墨妙亭
   第07版:新闻·时事
   第08版:广告·公益
报头
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 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扬子三井又一新船交付起航
现代循环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华能太仓扩建项目有序推进
草莓“住”进智能“大别墅”
太仓日报一版要闻01现代循环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09-27 2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