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宋沐恩 文/图)家住城厢镇弇山社区的李锦屏,在退休后加入了“民间河长”队伍,几年来,她坚守巡河一线,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文明“挑刺”,就像一只人人称赞的“文明啄木鸟”。
每天早上7时,李锦屏就出门巡河,无论是隐蔽角落的垃圾,还是偷偷排放的污水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在她的河道巡查车里,常备着剪子、网兜等各种工具,对于巡河中发现的简单问题,她往往顺手就处理了。而面对一些更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处理的情况,她会立即联系河道保洁员并在河道管护群中拍照上报。
在李锦屏看来,不管事情发生在哪里,只要她看到了,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处理。马路上的石块、街角旮旯的垃圾、花坛里的枯枝落叶……只要是经过的地方,她都会仔细观察,尤其留心那些平常没有人关注的地方。李锦屏说,那些简单的事情,她会顺手处理,处理不了的,就向相关部门或属地社区上报情况。上报后,她还会一直关注处理进展并时不时地“回头看”,确保那些不文明现象没有“返潮”。
近三年,她上报各种不文明行为2253件,她的电瓶车也因此“跑”出了超3万公里的里程。此前,她曾获得苏州市“敬老爱老”自管小组长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