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媛 王倩 肖朋 阚亚方/文 阚亚方/图
枕江达海的太仓,自古以来便是“六国码头”,承载着厚重的航海历史。今年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连日来,我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航海精神,传承航海文化,激发公众对航海事业的热爱与关注。
港区在郑和公园举办了第二十个中国航海日主题文化活动暨航海航空科普研学项目启动仪式,旨在讲好“郑和故事”,弘扬航海精神,助力港产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活动上,航海航空科普研学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通过与华夏航空、苏州市航空运动和模型运动协会、新动力越野基地等多家单位的合作,将有地域特色的研学项目“引进来”,以丰富的研学内容、多样的活动方式,为青少年带来有趣的航海航空科普学习体验,擦亮郑和研学品牌,让郑和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渠道更多元 。此外,活动期间,将举办“畅游星辰大海”长江文化主题游园会、“小小航海家”青少年航海科普知识竞赛、“笔墨航海”青少年创意书画比赛、“江畔之美 芳华跃镜”主题摄影比赛、“未来航海家 扬帆少年梦”青少年航海研学1日营、“智慧航海 筑梦未来”航海科普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当前,太仓聚焦港口发展“一号工程”,全市域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高地,港区将统筹推进港口资源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向海发展、向海图强,不断丰富“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时代内涵,进一步打响太仓港文化品牌,把文旅和航海航空融合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
郑和为何七下西洋?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冒险?取得了哪些成就?太仓科技馆在郑和公园举办了“智慧航海 畅行未来”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暨“科技起航 玩转夏日”七彩夏日活动。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们讲解了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浩浩荡荡从太仓浏家港出发,七下西洋,途经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并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在中外交流史上谱写了海上丝绸之路最为壮观辉煌的伟大事迹。
活动中还上演了科普剧《中医药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医药发展历史、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医药交流、现代“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医药海外传播三个维度,再现古今丝绸之路上中医药传播的历史与成就。小朋友们还拼搭木船模型,学习科普课程《扬帆起航》,深入了解航海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由市文体广旅局、市科协、市妇联组织的“智慧航海 畅行未来”主题研学活动中,30多名孩子登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江海1号”,感受航海科技的进步。活动最后,孩子们来到博物馆,与全新亮相的“郑和”仿真人形机器人互动,参与郑和下西洋主题儿童剧本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航海乐趣,了解航海故事。“古代航海技术有限,郑和船队经历艰难险阻,穿过一望无际的大海,到达非洲等国家,太了不起了。”学生宋奕廷感慨。
江尾海头的浏河镇也开展了亮点纷呈的活动。镇司法所联合复兴社区开展“高扬法治风帆 共赴星辰大海”——复兴社区航海日模型制作与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志愿者为青少年科普了中国航海日的设立背景、历史由来等相关知识,介绍我国辉煌的航海历史,以及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和航海文化的重要性,并向青少年介绍《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活动进一步普及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历史文化,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中国航海精神。
海塘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携手闸北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同举办“老兵逐梦,点亮童心”特色活动。退役老兵向社区青少年讲述了自己航海生涯的点点滴滴。大家听得入迷,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被老兵的英勇事迹所感染,要传承航海精神,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