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郭文锐
为了改造传统码头并将其运营管理转向智能化,近年来,一场智能化转型的“协奏曲”在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序上演。
5G信息技术的应用让苏州现代货箱码头具备了“双核大脑”,即:智能调度系统与智慧生产操作系统。在岸线长达1100米的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所有的龙门吊、桥吊以及集卡数据都集中在一台小小的电脑里,展现在一个平面的系统中。“码头将5G网络与港口应用结合起来,集成了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智能化升级项目,利用5G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的特性,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港口运营效率。”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革办公室主任陆英翀介绍道。
在苏州现代货箱码头的数字化改革办公室,记者直观感受到数字孪生系统的智慧之处:画面上,码头的各项数据清晰展现,包括时间、作业量、行驶速度、司机信息等,只需鼠标轻点船只、桥吊或集卡,所有实时数据都能及时了解。通过数据反馈,中控人员在办公室里就能实现作业指令调度,大大提高了码头的作业效率,同时也能更加合理地安排码头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
如果说码头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那智慧生产操作系统则大大保障了作业安全。近期,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投用了龙门吊远程操控设备,通过操作台,80%的作业无需人工操作,系统自动就能进行集装箱的完美装载,39个视角的全方位监控避免了人工吊装作业单视角的不利因素影响,全程保障集装箱装载作业安全。目前,苏州现代货箱码头已对两台龙门吊进行远控改装,计划未来完成10台龙门吊的改装作业,扩大智慧生产操作系统的使用范围。
苏州现代货箱码头将继续引入先进技术,如数字网络通信技术装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提升运输和码头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传统作业方式与新技术、新产业的融合,提供高附加值、定制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运输服务,满足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