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朋
推动基层法治发展,法律明白人有作为。
自城厢镇开展法治观察点活动以来,该镇大力挖掘贴近群众、熟悉群众、能做群众工作的法律明白人担任法治观察员,在政策释明、法治宣传、法律引导等过程中,发现基层法治难点,提出意见建议,实现“1+1>2”的社会治理效果。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城厢镇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社会治理,成为法治观察“宣传员”。胜泾社区某小区作为综合性动迁小区,不仅范围广、住户多、人员密集,而且老年住户居多。针对这一情况,法治观察员结合法治宣传活动,将反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融入法治戏曲、普法讲座、爱心义诊等载体,提醒老年人防范保健品销售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等,筑牢老年群体反诈防线。
法治观察员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优势,通过法治宣传、法治引导等柔性治理方式,不断增强居民群众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成为法治观察“建议者”。西区社区法治观察员发现某小区经常有乱晾晒的情况,劝导之后效果不佳,于是向社区建议选址设立集中晾晒点,一方面满足居民日常晾晒需求,另一方面,集中晾晒整齐清爽,避免乱晾晒造成的管理困难。目前,该小区已设置多个集中晾晒点。无独有偶,古塘社区法治观察员发现社区内公共设施损坏较频繁,影响居民使用,便向社区建议建立定期维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维修时间,同时,法治观察员还通过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的优势,鼓励居民参与设施保护。
法治观察员的“双重”身份,使其更容易发现基层治理难点,成为法治观察“治理员”。东区社区法治观察员发现无物业小区楼道内存在停放电瓶车的现象,于是在社区主导下,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法治观察员、网格长、老娘舅调解员等共同商议制定安装楼道限停杆的方案,法治观察员针对方案走访入户宣传、征集居民意见……目前,上述楼道已完成楼道限停杆安装,居民电瓶车统一停放至小区规定处,有效解决了楼道内的乱停放。府东社区法治观察员在走访中发现小区楼栋间绿化经常被车辆碾压,黄土裸露。业主代表提出把该区域改造为供小区居民活动的小型露天健身休息区域,法治观察员、楼栋长等入户走访征集意见,得到小区业主的一致同意,目前该方案正在后续筹划中。
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职能职责,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与法治观察员的角色转换,已成为城厢镇基层治理的工作重点。下阶段,城厢镇将聚焦法治小区建设、市场主体守法、法治乡村治理等重要领域,充分挖掘有基础、有作用、有实效的人才资源成为法治观察员,全过程参与法治观察,为基层社会治理夯实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