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太仓(上海)招商会上,太仓向“城市合伙人”传递出了鲜明的信号: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创新的理念引领发展,以共赢的智慧构筑合作,着力将太仓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产业集聚地和项目投资地。
今年是全市上下掀起大抓招商热潮的一年,我市将坚持项目为王,突出招大引强,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挖掘龙头型、研发型项目
做大项目招引蓄水池
去年,在太仓深耕对德合作30年之际,德国伯曼集团设施设备项目正式签约,至此,太仓德企总数增至500家。“伯曼集团于2005年进入中国,如今伯曼中国的业务范围已从单一的产品和行业转变为完整的伯曼产品和行业。”伯曼亚洲及伯曼中国首席财务官黄晓桦表示,太仓招商团队专业、高效、快速的服务给伯曼集团留下了深刻印象,2023年,集团决定将伯曼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基地搬迁到太仓,“相信我们在太仓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实现14亿元的战略年度产值目标。”
伯曼集团的到来,是太仓对德合作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也是太仓招商引资新的工作起点。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对德招商,加大对德国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研究力度,持续挖掘龙头型、研发型德资项目,并抢抓RCEP“黄金机遇”,聚焦日本、韩国等RCEP成员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中日韩经贸合作论坛”系列活动纽带作用,深化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合资合作。同时,启动境外驻点招商,派出招商代表抢抓项目信息;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关注行业投资动向,寻求合作机会。
合作机构和产业顾问是太仓招商的“代言人”,更是太仓的“良师益友”。我市将利用“产业咨询顾问”“招商大使”等社会招商力量,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和知名企业家的精英作用,进一步拓宽项目信息来源渠道。同时,在德国、日本、法国、瑞典、新加坡等国以及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并结合沙龙、路演、考察等各类中小型活动,做到“天天有客商接待、周周有项目签约、月月有重大活动”。
激活产业“链”式反应
强化重大项目引领
迈酷德是德国冷冻技术市场领导者和“隐形冠军”,在医药、运动两个领域提供高科技冷却解决方案。去年5月,迈酷德冷冻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成立,未来,迈酷德的生产基地也将落户太仓。“做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流畅的沟通很重要,太仓有很多德国企业,沟通很顺畅,希望通过太仓,将业务辐射至全国。”迈酷德冷冻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双铭表示。
同为“隐形冠军”企业的德国朗锐成立于1972年,核心业务是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调试,专注于超声波检测设备、裂纹检测设备和矫直设备。去年,德国朗锐在太设立全资子公司,把德国的技术和部分生产业务转移到太仓。“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让德国朗锐集团选择了太仓。”朗锐中国区总经理Andre Hoeping如是说。
迈酷德和朗锐的落户,得益于产业“链”式反应。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我市将进一步健全汽车零部件产业,(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持续壮大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布局和产业应用研究,主动深入产业链引领型企业,并开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航空、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排摸,‘以商引商’做好加法,扩大细分行业的集聚效应。”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我市将强化重大项目引领,立足“3+3”产业集群,围绕“5+5”产业细分领域体系,进一步发挥与重点中介机构、商协会组织的合作优势,加大与龙头骨干企业的对接力度,全力跟踪分析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百强企业、跨国公司、央企、上市企业、知名民营企业的战略扩张动向、投资趋向,开辟与世界500强企业、央企等重点企业的直接对接通道,全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投资体量大、牵引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同时,加大项目对接力度,助力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优的重点项目加快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