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缪卉蕾
2023年,市交通运输局在太仓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示范先行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苏州市域一体化等战略机遇,落实“四敢”要求,勇当开路先锋,全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市交通运输局党委获评“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交通运输局获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向东,以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目标,加快市域快速路网建设。滨江大道(万方路-林场线)已完成施工等单位招投标及合同签订,计划今年上半年开工。S81苏州港太仓港区南疏港高速公路项目正加速推进前期工作。加快龙江路快速化工程建设。
向南,以长三角一体化和沪太同城为目标,加快嘉闵太线等项目建设。城际铁路嘉闵太线前期工作深入推进,2023年10月10日,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运营筹备合作意向书签约,太仓站主体结构封顶。G15沈海高速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沪苏通铁路二期正加紧钻孔桩、承台等项目施工。
向西,以融入苏州市域一体化为目标,加快苏锡常城际铁路、“一高三快”路网等项目建设。256省道太仓沙溪至双凤段工程基本完工。嘉常高速争取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339省道太仓娄江新城至双凤段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力争2024年全线开工建设。浏昆线提档升级项目已通车,城蓬线至前进路提档升级建设工程完工通车。同时,积极推动市域轨道交通9号线、11号线延伸至太仓。
向北,以跨江融合发展为目标,加快过江通道建设。沪渝蓉高速铁路(北沿江)建设工作按计划推进。如通苏湖铁路有序筹备前期各项工作。海太过江通道北接南通海门,南连苏州太仓、常熟,其海太长江隧道(公路部分)太仓段途经璜泾镇,目前正加快建设中。沪宁沿江高铁(南沿江)与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高铁大动脉,已于2023年9月28日开通运营。
同时,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大中修工程47公里,开展9座农村公路老旧桥梁改造、30座桥梁安全设施防护提升改造和29公里农村公路亮化工程,不断提升路况质量。杨林塘航道整治工程获评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对接,加快推进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建设,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运输服务转型升级
全力推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完成年度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估,一体化发展水平保持5A最高级,2023年太仓市获评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市、区)。
优化客运服务,提升公众出行服务品质。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5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条,新辟3条省太高夜间通学专线,完成公交对接轨道交通S1线。推动G204太仓停车区服务升级,累计接待客货车驾驶员3.2万余人次。在铁路太仓站、杨林塘船闸开设法律服务站。在杨林塘牌楼船舶区设立灯塔驿站便民服务点,联合市供销合作社、邮政局为过往船员提供暖心服务。
完善物流体系,实现高效集约融合发展。杨林船闸全年累计征收过闸费1978万元,同比增长35%,累计为过往船舶优惠、减免过闸费576万余元,其中免收集装箱运输船舶过闸费128万余元。依托浏河汽车站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开展315路公交邮路试点。推进“交邮社”融合项目,新农、永丰等17处交邮社融合点位建设获评全省首批“交邮社”农村寄递物流典型项目。出台《关于做好 2023 年度太仓市推进农村寄递物流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针对农村寄递站点建设、公交邮路、村级智能快递柜等方面开展奖补工作,全市72个行政村和19个涉农社区快递服务站点覆盖率100%。推进双凤镇镇级共配,实现五个品牌快递共同配送。
行业管理夯实基础
践行为民宗旨,改善营商环境。开展大件运输许可审批“两重三化”服务,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大件运输许可办理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全年大件运输许可办件量累计超2000件。探索开展普货道路运输证年审“一站式”“就近办”。推出“网约车运营一件事”,实现网约车运营办理“掌上办”。推出运输企业“一件事”改革,实行“一次提交材料、一次集成办结”的“一件事”服务,累计办理行政审批21050件。积极做好投诉受理案件的回复办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民生各类诉求工单5177件,24小时办结率和4日办结率提升了50%以上,在苏州12328、太仓联动考核排名均保持前列。
强化运行监控,消除安全隐患。推进交通智慧执法,实现“两客一危”及重货车辆动态运输违法行为实时预警。完善“智慧工地”平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BIM技术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实现施工监测、人员利用等环节信息化、快速化、标准化和一体化。加强交通工程质量检查检测,累计开展85次现场质量检测,检测点数13095点。开展X303(太沙线)省级“公路安全精品路”和G346太仓段“科技兴安”示范路创建。
开展专项整治,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突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各类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排查一般问题隐患613个、重大隐患2个。开展“百吨王”专项治理行动、“长三角”联合执法等行动,累计查获超限运输车辆1249辆,查获“百吨王”案件9起。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推进工程渣土车等重点普货车辆GPS规范使用专项治理行动,及时消除工程渣土车等重点普货车辆安全隐患147起。严打通航水域偷倒废弃物行为,成功捣毁偷倒团伙,成为苏州交通执法部门首例移交公安机关侦办的案件。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强化理论武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为依托,深入实施专精提能行动。针对新进青年职工、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结对共建村村民等不同群体,开展专场宣讲报告会和基层互动宣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月”、“放飞理想,逐梦交通新时代”青年职工素质拓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老师进企业”、“最美交通人”推荐评选等活动。
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党务干部、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和党员“四支队伍”建设,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做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先后成立交通运输、快递、网约车行业党委,建成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先锋书屋”“心理调解室”,启动货车司机“读书漂流分享计划”,通过对接货车司机需求,精准服务,送关心、递关怀、传关爱,先后获得“先进货车司机党支部”和“全省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工作先进集体”。积极探索青年干部成长路径,助力青年干部“多栖”发展。集中开展2023年道路货运行业双向练兵活动,有效补足一线执法人员在服务货车司机中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
推进文明创建。积极打造以“交通情·伴你行”为中心的品牌矩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在健全体系、融入社会上下功夫,大力宣传推介“娄城车顾问”“红色桅杆”“小路宝特战队”等志愿典型,不断壮大志愿队伍,推广组织模式,放大服务效能。以空巢老人、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体为重点,开展各类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以共青团“初心课堂”项目为契机,增强交通青年凝聚力,全面展现交通青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