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立 文/图
“准备放飞,出口网打开。”“连黑天鹅都一起飞了,今天飞得不错。”……每天,电站生态园的大雁基地都会数次放飞大雁,不仅可供游人观看,还能进行仿生飞行技术研究,根据所获数据建立模型,为飞行器设计提供参考。
该基地位于电站生态园北侧的杨林塘边。不放飞的时候,大雁都栖息在用尼龙网围成的棚中。大雁训养员许玉才指着棚中的大雁告诉记者,这里的大雁共有四种,跟大雁一起养的还有几只黑天鹅,它们大多生活在水面上,放飞大雁时,它们偶尔会跟飞。
随着雁棚东侧一道网打开,大雁又一次放飞。许玉才将大雁从棚中赶出,另外一位工作人员拿着长塑杆将大雁赶上路面,雁群就在路面上加速奔跑,很快就纷纷飞起来。雁群飞过小桥后,向东南方拉出一道弧线,又分成了两队向着杨林塘飞去,到了杨林塘上方,又都飞扑到水面。在水里戏耍一阵后,每队大雁都排成一列,游到基地边的小河里,在河面上戏水,吃围网中的浮萍。
基地管理员周燕芳介绍,大雁基地位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电站村,目前主要开展大雁的放飞观赏项目,每天9时30分和14时30分都会进行一次放飞表演,进行实验时还会不定时放飞。大雁飞行姿态优美,雁群齐飞场景壮观,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基地还养了3只柯尔鸭,该品种小鸭子被称为“网红鸭”,小巧可爱,羽毛雪白雪白的,特别受小朋友喜爱。
这个基地同时也是苏州航空航天飞行实验研究中心,承担一些实验项目。中心工作人员秦苏阳告诉记者,中心已开展了一些实验项目,最近主要有两个实验项目,一是大雁起飞过程动力学模型方面的实验,主要通过传感垫、传感器,测试、采集大雁起飞时的各种数据,建立动力学模型;二是开展大雁扑翼运动中飞行气动力和惯性力的耦合模型方面的实验,实验过程中,会用工业相机高速拍摄照片,再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实验对飞行器,尤其是新型的仿生飞行器设计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