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阚亚方)日前,浏河镇东方社区和市明德第二小学联合开展文史传统教育,将“老底子”展览馆搬进校园,让新生代与这些老物件产生时空碰撞与对话,为传承与创新赓续有生力量。
“老底子”校园展厅开放第一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竹篮、算盘、杆秤、汤婆子……摆在学生眼前的这些老物件,几乎比他们父母的年龄还大,每一个老物件都印刻着祖辈艰苦奋斗的生活印迹,它们承载的历史文化故事也让学生产生了浓烈的探究兴趣。
当天,东方社区还特邀“苏州道德模范”、太仓本地种棉能手王志良担任特别讲解员。王志良被热情的学生团团围住,他从一枝棉株如何长成的农耕知识,讲到棉花如何变成衣服的工业制作过程,再结合展厅里的老物件跟学生聊起当时的工作生活日常。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深刻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来之不易。
为了让这次的“老底子”校园行办得更加丰富多彩,东方社区除了征集老物件展品,还给学生送去了《老底子》系列丛书,并在展厅播放《寻·老底子》系列视频。接下来,该社区还会在小学校园内开展“方言‘浏’声”培训班,让学生从方言中了解更多本地风土人情,从小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服务新时代发展的责任感。
据了解,“老底子”校园展厅将持续开放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