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慈善总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慈善为民宗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慈善总会与市慈善基金会共同砥砺前行,精准救助困难群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慈善成为全社会爱心传递的枢纽,成为这个城市最有温度的符号。
汇聚爱心
彰显慈善温度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多方筹措慈善资金,积极拓展募捐渠道,引导企事业单位、爱心组织进行冠名捐助、项目捐助、定向捐助等个性化募捐。近三年,募集款物6294万元,救助支出6740万元,精准实施慈善项目26个,成立冠名基金76个,累计募集资金4000余万元。2020年至今,“爱满娄城”慈善一日捐线上捐款860余万元;2022年 “慈善盛典”募集善款2288万元。在大灾大难面前,从来不缺乏慈善的力量,2020年至今全市为新冠疫情捐赠款物1400余万元,2021年为河南水灾募集款物468万元。市慈善总会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引导商会、协会、企业参与社会救助,涌现出双凤镇商会、建筑行业协会商会、香塘集团等一大批爱心企业、商会。
精准帮扶
携手风雨同舟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基金会)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质量,加大慈善项目创新,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持续开展“情暖苏城”春节送温暖、“善之行”四季公益、“星空下的慈爱”助学等品牌项目,三年来累计走访慰问全市低保困难群众50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及物资600余万元。持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三年来累计向陕西周至以及江苏灌南、泗阳、东台等地捐赠款物339万元。“娄城益帮扶”为困难群体改善家居环境,排除安全隐患,为困境儿童“衣、食、住、行”送上温暖和关爱,荣获太仓市第十八届(202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奖项、第五届苏州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创新开展“为爱护航、出行无忧”项目,对患有重大疾病就医出行不便人员提供助医出行服务。资助“学校社会工作”项目,项目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省首创初高级中学“一校一社工”机制全覆盖,全面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资助“关爱老年认知症障碍”项目,项目创新实施“出台1个方案、打造4家示范站点、建设10家友好机构、培训100名友好使者”四项举措,重点推进1000场次宣讲、1200人次筛查、1000名“认知症好朋友”的“三个一千”工程。
探索创新
培育慈善载体
市慈善总会(基金会)通过不断优化建设市级慈善爱心服务中心,打造慈善新地标,建设了太善·积爱家、慈善驿站、慈善组织孵化园、慈善就业帮扶中心,成为了爱心人士捐助、困难群体救助、慈善组织孵化、社会资源对接的新平台。创新制定并实施“慈善施赠日”制度,每月13日,取谐音“要善”,为困难和特殊群体免费发放慈善爱心礼包,实施以来已发放近千份。市慈善总会积极推动基层慈善“新引擎”,2020年镇(区、街道)慈善会实现全覆盖、2021年社区慈善基金全面设立、2022年基层慈善实体和慈善空间有序推进,市镇村三级慈善网络全面搭建。目前,已建成慈善实体8个、慈善空间84个、社区慈善基金76个,成为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
共谱慈善篇章
在慈善事业持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市慈善总会、市慈善基金会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和优化慈善发展体系,塑造了高质量发展格局。
2022年,市民政局采取多项举措,先后出台《太仓市慈善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太仓“慈善家”褒扬办法》以及《关于推动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的行动方案(2022年~2025年)》,创新慈善发展新路径和褒扬新模式,逐步建立市、镇、村三级慈善协作机制。此外,通过“太仓慈善奖”的评比表彰以及举办慈善盛典等,积极传承慈善文化,不断拓展慈善影响力。市慈善总会相继获得第四届苏州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和2020年度苏州市优秀社会组织等荣誉。
慈者,仁爱之泉涌;善者,相望之情牵。展望未来,我市慈善总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慈善职责使命、慈善创新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有效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拓展延伸“大慈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慈善发展五大机制,通过完善慈善工作协调机制、慈善长效帮扶机制、现代慈善募捐机制、慈善孵化培育机制、慈善宣传表彰机制,横向到部门、纵向到镇村,推进全市慈善力量培育,加强对慈善事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努力营造“人人可慈善,行行做慈善”的社会氛围,扩大“凡人善举”效应,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挥慈善力量,帮助更多弱势群体,展现太仓慈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