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嘉乐/文 黄帆/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太仓与周至开展东西部协作迈入第8年。眼下,两地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各自地域特点和优势,在劳务协作、产业合作等方面打造了诸多亮点,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持久动能。
高效推动劳务合作
实现家门口的就业招聘
“我这边是太仓同维电子,你现在设备调试好了吗?那我们开始面试。”尽管处于农忙时间,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还是一片忙碌的景象。6月最后一天,苏陕劳务协作视频面试招聘会在此举办,同维电子等来自太仓的企业通过线上平台面向周至县招聘普工、仓管员等岗位,吸引了许多当地百姓参加。
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是苏陕扶贫劳务协作建设项目。一直以来,该市场发挥“劳务协作+人力资源合作+专场招聘+校企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化、互利性的劳务协作平台。今年,人力资源市场创新设立“点对点”远程视频面试自助窗口,整合企业招聘需求及面试入口,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群将招聘信息下发至镇、村一级,让更多周至百姓在家门口完成就业招聘。
“有时候我们去招聘市场也就是投一份简历,这样省了很多交通费用和时间。现在只要通过面试窗口,用手指点一点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行面试,还可以直观地看到工作场景,非常方便。”前来面试的周至居民高明表示。
周至县人社局就业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科科长张继阳告诉记者,人力资源市场几乎每个月都会组织线上招聘会,最多的一次参加视频面试的人数达到三四十人,“达成就业的比例相当高,基本超70%。”
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自投用以来,依托这一市场,太周两地累计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1次,推介江苏及东部省份用工企业2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超8000个,为周至百姓外出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务工信息,大力推动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务工增收。
外部输血+内部造血
探索猕猴桃全产业链“致富经”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河的独特地理环境成就了优质猕猴桃的生长,周至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
从2019年开始,太仓持续投入帮扶资金扶持周至百瑞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3000吨猕猴桃果脯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从全链消费帮扶、引导产业升级等方面,携手推动猕猴桃产业向全域全链拓展。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周至县西楼村猕猴桃种植户王苏亚看来,最大的改变就是猕猴桃的品质越来越好了。“我们之前的猕猴桃一斤就卖一元多,现在选种的都是‘徐香’‘翠香’等优良品种,比原来的售价高四五倍,收入更高了。”
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周至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阳光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周至全县参与猕猴桃相关产业的人员超30万人,年产鲜果55万吨,果区人均收入超1.6万元。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家里种猕猴桃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能参与进来,让这个产业后继有人。”对于端牢端稳猕猴桃的“饭碗”,王苏亚面临着现实的问题。
此外,在周至,猕猴桃种植以散户为主,作物技术标准不统一,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对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在何方?
种植户忧虑的,正是政府部门着力要改变的。当前,周至猕猴桃产业正从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双向发力。就在去年,太仓额外拨付5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将分三期建设完成,规划建设产学研发中心、数字化交易中心、猕猴桃精加工中心等,助推周至猕猴桃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向集群方向发展。
“目前,我们的土建报批等手续正在推进中,力争今年实现一期开工。产业园建成之后主要针对二产和三产进行加工和孵化相关工作。”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赵航伟介绍,“目前,周至猕猴桃以鲜果为主,农户的利润附加值较低,但进入到二产和三产后,可以打开农户的销路和本地企业的知名度,农户的肥料等开销也将有相关补贴。”
产业转型升级
筑牢共同富裕根基
自太仓周至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从田野到园区,产业协作进一步筑牢了共同富裕的根基。
去年正式投用的太周创新产业园是太仓和周至合作共建的“区中园”项目,依托西安集贤园区基础设施优势,借助我市高新区产业引导优势,着力打造东部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的承接地。截至去年,园区已引进东部地区产业项目5个,实际总投资3.69亿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增产扩能项目落户周至,也为园区发展带来了机遇。
“目前,我们围绕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汽配做配套服务,落户了西安鹏翎汽车部件等产业链相关项目。整个园区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重点开展招商工作,目前园区厂房签约入驻意向率达到40%以上,已吸引20多家企业入驻。”周至县集贤产业园党委副书记任辉告诉记者。
接连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不仅推动了产业转型,也增加了当地的发展活力,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越来越多当地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在当地就业,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也补上了短板。”任辉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吸纳了约400名当地百姓就业,特别是向困难人群提供相应的岗位。“园区内岗位充足,当地人既能在这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能兼顾猕猴桃种植和家庭,这是双赢的事情。”
以特色农业为根基,以产业转型为抓手,展望未来,太仓将继续携手周至,全力书写东西部协作“太仓故事”,助力谱写乡村振兴“周至篇章”,为全国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