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实习生 陈思琪
晚上7时一过,夜色渐浓,毛太路上的华盛园邻里广场开始热闹起来。近50个摊位点亮灯火,宣布每日一次的深夜狂欢现在开始。今年,太仓夜市最火的莫过于华盛园社区夜市。这个“网红打卡点”凭借各色美食“火”出圈,多次登上本地“热搜榜”,甚至还有不少游客从外地赶来“打卡”。据不完全统计,这里人流量日均超2000人次。
华盛园夜市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了摊位不当竞争、占道经营等现象,为此,娄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板桥派出所对不具备经营资质的摊位进行劝离,会同市场管理方规范划定摊贩固定经营点位,严禁摊点外溢。有序的秩序、干净的环境,让华盛园社区夜市在“吃货”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不少人甚至驱车前往“打卡”。“管理规范后人流量更多了,我们生意也更好了,让我们更有奔头了。”摊主老张说,现在这边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也会遵守要求,维护好现在的良好局面。
华盛园社区夜市的火爆与有序,是我市外摆经济的一个缩影。细心的市民发现,像罗腾堡风情街这类商业广场,如今规范有序的外摆类活动越来越多,各种夜市、主题性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新浏河畔多家餐饮店则将桌椅摆到了河边。一位餐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外摆更容易吸引顾客。有时,店外的座位满了,顾客会进入店内消费。消费者的体验也证实了外摆的作用。市民张小姐说,本来没想在这边用餐,但晚上坐在河边吹着风品着美食,觉得是一种很不错的体验。
据了解,由于可以外摆,海运堤一期二期的餐饮店营业额明显提升,并带动商圈人气升温,形成了特色标杆,助力街区夜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最近,南洋广场等商圈也开放了外摆夜市,炸串、烧烤、冷饮,以及文创、玩具、娱乐等小摊一应俱全。这样的夜经济丰富了市民消费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
记者了解到,为守护好“人间烟火”,市城管局围绕夜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在去年就出台了《夜间经济集聚区外摆、“集中夜市”和便民疏导点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政策“松绑”适度放开占道外摆,支持重点商圈、商业综合体等区域的商户临时占用公共空间开展特色经营活动。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该局主动对接标志性商业载体,建议他们一次性报送年度或半年度节日氛围布置、占道外摆宣传计划,优化审批流程,从而节约协调沟通时间,减少重复提交审批材料,进一步方便申报企业。目前,已收到了不少商业载体提交宣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