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肇中
最近出版的《新毛镇志》,载有清代太仓新毛画家王竹香的传记,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位画家画“封侯图”和养“猴模特儿”的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太仓毛家市仗义村一户王姓人家诞下一个男孩,取名兆鹤,字竹香。王竹香自幼聪慧好学,尤其对丹青颇感兴趣,后来成为有名的画家,尤以画“封侯图”闻名遐迩。
所谓“封侯图”,就是以猴子为画中主角,利用谐音引申封侯拜相做大官并代代相传的吉祥画。“猴”与“侯”谐音,“侯”是古时爵位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封侯”是统称,一般指封爵。古代做官一般不能世袭,所以官员的后代也会落魄,有“富不过三代”之称。而封爵之后能够世袭,代代“吃皇粮”,所以封爵是当时人们的终极奋斗目标。
古代的“封侯图”多种多样,都是运用谐音手法表示画义,最常见的是画猴子在树上用小树枝掏野蜂窝,蜜蜂代表“封”,猴子代表“侯”,两者一同入画就有了“封侯”的意思。还有画猴子在枫树上挂印,枫树代表“封”,意思就是“封侯挂印”;画猴子从枫树上跳下,跨在马背上,意思就是“马上封侯”;画几只猴子在枫树上下嬉戏玩耍,老猴背着小猴,意思就是“辈辈封侯”,等等。
“封侯图”通过对自然生灵的描绘,引申出过去部分人士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假如毫不掩饰,直白地表达这样的心思,肯定会受到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嘲讽。通过画家的高超技法,含蓄表现出世人心中的欲望,这样的作品就受到普遍欢迎,直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据《新毛镇志》人物篇“王竹香”条目称:王竹香封侯图“画作中松柏挺秀、山石突兀,其猴或立或坐,或爬或攀,或俯或仰,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画猴,王在家豢养一猴,经常观察猴的举止动作,写生临摹,故画得十分逼真”。
豢养动物“模特儿”的画家并非只有王竹香一位,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子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师,尤以画虎著称。他居苏州网师园时,曾八年豢养一虎,爱虎若子,寝食与共,朝暮相对,故深察虎性,所画之虎,极为传神。
《新毛镇志》还记载了一段王竹香“猴模特儿”的故事。传说该猴活泼好动,喜欢模仿人的一举一动。王竹香有闻鼻烟的嗜好,该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鼻烟,是烟草制品的另一种样态。把优质烟草研磨成粉末,放入密封的容器,使其陈化,一定时间后才可应用。鼻烟装在鼻烟壶里,闻鼻烟时用个小勺子抠出一点烟末,粘在食指尖上,轻轻抹入鼻孔,然后深深地一吸,鼻腔受到刺激,顿时打个响亮的喷嚏,感到浑身舒坦。一天,王竹香有事外出,离开时忘了将鼻烟壶带走。该猴见到桌上的鼻烟壶,认为机会来了,就模仿主人的动作闻起鼻烟来。然而猴子不知道利害关系,好奇地吸入过多的鼻烟,致使呛咳不停,鼻中流血如注,数日后死亡。因该“猴模特儿”豢养多年,与主人家有了较深感情,现遭不幸,王竹香为之叹息不已。
除画猴外,王竹香的花卉人物也负有盛名。可惜随着时光流逝,其作品大多流失湮灭,现代保存不多。太仓博物馆藏有王竹香“封侯图”堂幅一幅,纵长131厘米,横宽62厘米。
王竹香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病逝,享年59岁。《新毛镇志》载:王竹香其后三代都擅长丹青。其子王小香,画艺稍逊于父,亦以画封侯、天官、仕女而闻名。其孙王生香,生于清末,作品逊于祖父及父亲。其曾孙王继香,生于民国年间,仍以封侯图闻名遐迩,所画仕女工整,作品跟祖父不相上下,上海申报曾介绍其作品及画猴经验,只可惜后代未承袭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