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鼎元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生长经年的木槿树。它与我朝夕相处,情同挚友。
木槿又名荆条、面花。木槿花朝开暮落,因此,木槿又称“朝开暮落花”。在乡下,百姓习惯叫它槿树。
每年的夏秋时节,晨起,开门出来,展现在我眼前的便是映日槿花别样红。看它们,粉艳的色泽,柔嫩的花瓣,妩媚的神韵,楚楚动人。它们一朵挨着一朵,一团接着一团,密密匝匝地镶嵌在万绿丛中,煞是壮观,十分耐看。
槿花虽然美艳,但韶华苦短,朝开暮落,仅仅一天的光景便香消玉殒。古代诗人常常触景生情,不胜感慨,唐代诗人刘庭琦在《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中写道:“物情良可见,人事不胜悲。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颇多“人事反复那能知”的消极情绪。我却不以为然。我认定,槿花才是百花丛中的真英雄、伟丈夫。
槿花是奋发进取的。尽管单朵槿花只有一天的生命周期,但它不以韶华短暂而消极气馁,萎靡不振。我细细地观察过槿花,发现它只要成活在枝头,就精神抖擞地笑对阳光,满怀信心地喜迎清风,也不屈不挠地经受雨淋日晒的挑战与折磨……槿花带给我的,不但是视觉上的美好享受,还有情操和志趣的陶冶与借鉴。若不以单朵花论,槿花的花期是相当长的。每年6月末,槿树枝头已有鲜花初露。先是一朵、两朵,继而数十成百朵铺张开来。其间,老花凋谢,新蕾绽放,一茬接一茬,永不言败。热烈而壮观的花的聚会,天天不断,日日相接。我在当年的霜降节气前夕,还能见到躲在枝枝叶叶间的零星槿花,犹抱琵琶半遮面。槿花们的前赴后继,造就了从初夏到深秋长达4个月的灿烂辉煌。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同样,槿花凋落后,枝头没有痕迹,但它辉煌过、奉献过。槿花“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槿花是厚道的。当短短一天的花期行将结束,它便从容地凋落。它要为身边待放的花苞们腾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见到的每一朵坠地的槿花,花瓣都完好无损,颜色仍鲜艳如初。可见,槿花的凋谢是自愿的、主动的、愉快的,是全身而退的。呵,一朵槿花的凋谢,促成更多槿花的绽放,因此,满树槿花长盛不衰。再甭说槿花韶华短暂,它的生命厚实着呢!
艳阳高照,我站在木槿树下,嘱咐妻子给我和槿花合个影。“咔嚓”一声,定格。镜头里,人面槿花相映红,瞅着养眼,看着暖心。相片发往朋友圈,博得赞誉声声,街坊邻里也有好评。有老妇面对满树槿花屡屡赞叹:“这么多花,真好看!”槿花以它特有的魅力,俘获了街坊的芳心。
木槿扦插易活,生长快速。怀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初心,我把扦插成活已带有花苞的槿树分送给同事及花友。我调侃道:“槿树别名‘无穷花’,口彩好。把它种在宅基上,保管你家兴旺发达。”逗得对方微笑不已。
我送出的木槿不辱使命,它们在家乡的土地上开枝散叶,以鲜花美化着环境,陶冶着乡民朋友们的情操与志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