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太仓市总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上级工会部署要求,围绕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的目标使命,坚持不懈深化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施思想政治“红领”、建功立业“聚能”、维权服务“提质”、强基固本“攻坚”四大行动,认真履行工会各项职能,踔厉奋发、敢为善为、勇争一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施思想政治“红领”行动
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共同奋斗
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工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工作准则和具体要求,切实体现在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印发《全市工会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职工宣教和培训内容。今年以来,共开展“学贯二十大 凝聚思想力”五期系列微课堂答题活动,近千名职工参与。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举办“劳动如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活动,启动“跨越赶超·逐梦前行”第六届太仓市职工文体艺术节。开设春季才艺培训班90个,共计45门课程,惠及工会会员2000多人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太仓劳模工匠讲师团”作用,开展巡回宣讲、劳模思政“双进”等活动,邀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褚锋作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推出“工会点匠台”栏目,讲好劳模的奋斗故事、成长历程。结合“红色工匠”行动,培育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红色技术标兵,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1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1名、五一劳动奖章1名、工人先锋号3名,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8名、五一劳动奖章24名、五一劳动荣誉奖章1名、工人先锋号16名。
实施建功立业“聚能”行动
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实干创新
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暨工作推进会,强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责任部门的整体联动和合作互动。提升劳模(工匠)工作室整体创新创造活力,成立我市首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港区“匠星联盟”,开设政策宣讲、技术难题讲解、职工文化生活“三色课堂”,并通过跨企业、跨行业合作,搭建信息交流、技术协作平台进行课题攻关,推进创新技术成果转化运用,助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围绕太仓“德企之乡”品牌,结合双元制教育推进产改试点工作,打造太仓产改特色品牌。建好用好沪太工匠学院、苏州工匠实训基地、产改赋能站等素质提升平台,围绕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动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共征集到68个项目,21个项目列入全市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新时代职工赋能提质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一批“好讲师”、挖掘一批“好案例”、提炼一批“好课程”、打造一个“好平台”,计划到2025年底,服务企业超千家、覆盖职工超十万人。
实施维权服务“提质”行动
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生活品质
健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机制,加强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监测和分析研判,深化劳动法律监督和法治体检活动,深入细致做好职工信访网电事项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劳动争议纠纷发生。启动2023年太仓市总工会“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加强新形势下职工队伍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建立帮助职工纾困解难的工作机制。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着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计划,探索新经济组织、新业态模式下的集体协商新路径。完善工会劳动安全卫生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依法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机制。做实做优“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帮扶慰问品牌。开展“工会常伴·贴心送暖”春节送温暖活动,各级工会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包括医护人员专项慰问)、困难工会干部和劳模1.3万余人,投入资金280万元。加强职工需求调研,因地制宜,结合线上线下服务特点,融合推出更多服务职工实事项目,打造更有特色的服务品牌。
实施强基固本“攻坚”行动
着力建设职工群众温馨家园
持续做好工会组建工作,推行重点企业“牵头建”、行业工会“联合建”、区域工会“兜底建”等模式,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实现有效覆盖。结合“数字工会”建设,建立健全“摸清底数、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优化工会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功能,深入推进工会治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大兴调查研究,建立“2+5”常态化挂钩联系工作体系。一季度以来,共开展基层调研活动24批次,收集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5条,通过现场答疑、协调反馈等方式落实,同时征集到来自机关各部室、基层工会调研课题31篇。完善工作考核机制,构建市总工会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核体系,强化责任传导,激发干事活力。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进一步规范工会经费收管用,强化工会经费审计工作绩效。加强工会资产管理,大力推进项目基建工作,推动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