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本报记者 肖朋
日前,我市出台《太仓市推动存量空间自主更新推进载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形成一批经济贡献大、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的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园区。
■新政策助力最优营商环境
鼓励提质增效,突出产业升级。存量空间自主更新,太仓,已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融入城市基因。
《指导意见》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3月31日,覆盖的产业载体包括“工业载体、科创载体及现代服务业载体”。我市将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围绕“3+3”产业集群,统筹各类载体建设需求,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并强化优质产业载体政策支持等,拓展优化发展空间。同时,将加强对经认定的产业载体依据不同情形进行分类引导,探索多样化存量空间自主更新模式。在准入机制上,各区镇将在《太仓市产业载体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编制符合各地实际的准入鼓励清单及准入负面清单,建立项目引入招商会办机制和部门联合审查制度,推动产业转型向高端升级。
另外,我市还将加强对工业载体自主更新工作的政策优化、资金支持,对不改变用途,通过厂房加层、拆除重建、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增加地下空间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畅通土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核、证照流程,缩短开发周期。同时,支持各类产业基金、金融机构针对产业载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保障产业载体改建、扩建的资金需求,推动产业载体提质增效。
■自主更新践行“让利于企”
存量空间的自主更新,无疑是太仓“让利于企”的有力证明。
苏州弘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沙溪镇的企业,准备对现有运营的弘康产业园项目进行扩建。弘康产业园位于岳王科技创新产业园,现有建筑面积约30346平方米,容积率0.75。乘着沙溪镇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企业拟对弘康产业园进行扩建,新建3幢主体厂房及连廊,建筑面积约48500平方米,扩建后容积率预计达到2.19,主要用于引进优质科创载体和孵化器项目。
按照即将施行的《指导意见》,公司扩建并提升容积率的做法将得到鼓励,即不需要再额外补缴土地价款。同时,土地审批手续也将同步简化流程,契合发展诉求。弘康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抓紧推进项目建设,预计明年一季度竣工,“政策东风,引来发展先机。希望尽早建成投产,招引优质项目入驻”。
同样,位于双凤镇的苏州锐百赛医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也感受到了政策的利好。
锐百赛位于双凤镇温州工业园区内,建筑面积7289平方米,实际容积率0.38。今年,锐百赛准备扩建原有存量厂房,计划拆除原有5000多平方米的老旧厂房,新建厂房建筑面积约29600平方米,建成后容积率将在1.65左右,较原有容积率大幅提升。扩建后,锐百赛可年产数字医疗影像设备电子元件10万套,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企业负责人表示,原本还担心扩建项目的审批环节,得知《指导意见》出台的消息后,完全打消了后顾之忧,土地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为发展提供了有效空间。
目前,我市成立了太仓市产业载体存量自主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产业载体自主更新各项工作。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摸清产业载体底数,形成综合信息基础数据库。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迭代升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积极发挥审批、监管、执法中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协同推进、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