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科技
上一期3   4下一期  
~~~集聚创新“强磁场” 激活科创“主引擎”
返回太仓日报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 实践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集聚创新“强磁场” 激活科创“主引擎”

  

  

  

  

  

  

  □本报记者  肖朋

  

  成绩单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2022年,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按照太仓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太仓市委工作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竞逐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奋勇争先,再次位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2位,全市科技创新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39家,有效高企数首次突破1000家

  ◆全年新建科创载体面积141.9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157.75%

  ◆全市科技招商落户项目总数429个,项目投资总额181.7亿元

  ◆新增省“双创人才”19人、姑苏领军人才67人,均创历史新高

  ◆技术合同成交额169.02亿元,同比增长705.24%,年度目标完成率达260.03%,均居苏州第一

  

  御风前行

  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潮起长江口,风动娄东城。太仓,创新之城若雨后春笋拔节生长。

  在日前由北京医学会主办,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技术交易所等作为支持单位的“北京医学创新与转化大会暨北京医学会成立100周年学术报告会”颁奖仪式上,我市高企昂科生物医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参与的《尿液细胞分子检验方法研究及新项目拓展应用》项目,成功斩获第七届北京医学科技三等奖。

  昂科生物研发的创新项目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SEP)检测试剂盒参与了该研究课题,PSEP试剂盒通过检测尿液中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的含量,可精准诊断前列腺疾病。目前,该试剂盒已完成上市注册,并通过了上海临检中心性能评估,填补了国内外临床诊断男性前列腺疾病和男性泌尿系统健康普查项目技术空白,现广泛应用于百余家三甲医院。凭借在研发上的发力,2022年,昂科生物销售额同比翻了一番。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3+3”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我市一批以昂科生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逐浪前行。在太仓,企业正成为创新要素配置的主体。2022年,市科技局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省、苏州市重大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39家,有效高企数首次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415家,同比增长20.63%。

  当前,我市创新梯队日益壮大。市科技局加快完善分层孵化体系,着力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先头军”、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科技上市企业为“特种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创新梯队。建设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并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

  在此推动下,2022年,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省级经费1500万元,创历史新高。安佑、浩科等6家企业入选苏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示范企业,入选数居苏州第三位。同时,入选省潜在独角兽3家、省高新区瞪羚企业15家,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6家、瞪羚企业44家,入选数量再创新高。此外,2022年,我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9.02亿元,同比增长705.24%,年度目标完成率达260.03%,均居苏州第一。

  

  百川汇海

  科创载体培育迸发强劲动能

  

  

  

  

  借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之力, 科创载体培育迸发强劲动能。

  在沙溪生物医药产业园,乾元康安(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盛剑鹏博士愈发忙碌,企业的肿瘤靶向药研发正进入关键阶段。据悉,该企业致力于突破性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科创团队已构建了3大创新平台,成功组建了完整的大分子靶向药全流程开发平台。

  得益于生物医药产业园优越的科创环境,乾元康安第一个项目管线已进行企业化生产,适应症为T细胞淋巴瘤和髓系白血病,不久将进入临床前动物实验。“目前,上述肿瘤还没靶向药物可供选择,我们将努力填补这一国内外空白。”盛剑鹏表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前,市科技局统筹建设规模型市级载体和错位型板块载体,用好《太仓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管理办法》,打造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致力于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众创空间,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临沪科创产业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支持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受益于此,全市科创载体建设捷报频传,产业园、加速器、众创空间、孵化器、飞地孵化器、离岸孵化器等各类科创载体建设如火如荼。2022年,全市新建科创载体面积141.9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157.75%。新增苏州市级以上科创载体9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3家,苏州市级孵化器2家。中德(太仓)创新长廊入选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项目。

  2022年,全市还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承建的“空天工业软件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获评苏州市重点实验室。苏州思萃免疫技术研究所获评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

  

  长风破浪

  发出引才聚智“最强音”

  

  

  

  

  

  

  科创人才已成引领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抢占科创先机、带领企业跨越发展中长风破浪。

  不久前,位于高新区的苏州多感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发表的论文《低成本微型多光谱图像传感器及其在消费电子中的应用》,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第12届国际超光谱成像和信号处理会议(WHISPERS 2022)上大放光芒,获得了不少与会专家的兴趣。WHISPERS由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主办,多感科技为第一家在此发表论文的中国科技型初创公司。

  致力于提供小型化和高性价比传感器产品的多感科技,2022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00%以上。企业为何能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姑苏科技领军人才、多感科技总经理王腾介绍,这与科创人才研发团队科研突破密切相关。创立3年多来,公司已形成了多光谱图像传感器、光学指纹传感器、光流传感器等3条主力产品线。“2022年,多感科技还成功量产了光学追踪传感器MOT600系列,这将成为国内极少数实现此类传感器量产的公司。”王腾说。

  打造人才高地,筑牢科创之基。当前,太仓正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个千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个五百亿级产业。让科创人才在太仓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成为一种共识。

  与之印证的是,2022年,全市人才引育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市科技局围绕“3+3”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海外人才、青年人才的引育力度。探索建立领军人才预评审机制,加速导入各类市场化优质平台资源,更大力度引进培育产业专项人才项目。全年新增省“双创人才”19人,姑苏领军人才67人,均创历史新高。同时,进一步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与居留许可业务串联办理,通过“三减机制”缩短办理时限50%以上,新引进外国高端及专业人才129人。

  

  优势集聚

  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蝶变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抢占行业制高点的海苗生物,2022年底亮相了德国国际医院及医疗设备展览会(MEDICA)。在这个世界最大医院及医疗设备展上,海苗生物带去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病原体多联检等系列试剂产品,展示了呼吸道12联检产品、泌尿生殖道18联检产品及肠癌基因早筛产品,成为展区的“科创新星”。

  在太仓,生物医药“一号产业”蓄势高飞、加速蝶变。2022年,我市新增生物医药企业超百家,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太仓打造“3+3”产业创新集群的重点之一。集群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生物医药科创载体建设亦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互动发展效应。当前,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一核两极”的发展格局,分别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生物港和中德(太仓)生命健康产业园。目前,太仓建成生物医药载体200万平方米,集聚生物医药类人才近1.5万人。

  一流创新生态的营造,为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注入不竭动力。2022年,市科技局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对标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加强领军企业和人才培育,倾力打造“太仓药谷”,编制了《太仓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2025行动计划》,出台了《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专项政策(二十条)》,从招引创新主体等五大方面提出了20条针对性举措。

  

  搭建平台

  科招与产业双契合催生源动力

  

  

  

  

  科技招商是发力招商引资、加快创新转型的全新赛道。搭建科技招商平台,科招与产业双契合催生源动力。

  2022年12月11日下午(法国时间),由市科技局主办的2022苏州(太仓)巴黎科技创新推介会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法嘉宾代表聚一堂话合作、谋发展。在这场推介会上,与会法国科创团队带来了“能量转换系统的新型光电材料研发”等多个项目,在与太仓科技团组进行深入交流后,有感太仓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创环境,上述项目双方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同时,这次市科技局赴欧之行,还促成太仓加入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太仓(巴黎)创新中心也顺利揭牌成立。

  内招外引、珠联璧合,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太仓科技招商行稳致远。2022年,市科技局打响太仓“T-MAX”科创品牌,重点开展实施伙伴计划、举办品牌活动、组建智囊团、优化政策组合、运作科创基金、扩增科创载体六大工程,打造“政策+人才+技术+载体+资本+服务”六位一体的科招模式。

  苏州宜通单点科技有限公司即在其中获益。宜通在参加了T-MAX“科创太仓”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先进载运装备、航空航天专场闭门路演第二场活动后,我市科技部门就为其介绍了人才和科技政策,最终,企业仅用10天就领取了营业执照,成功落户太仓。“‘科创太仓’给了不少早期科技型初创公司展示、分享和被发现的机会。”宜通企业负责人表示。

  就如企业负责人所言,通过打响“科创太仓”“创赢太仓”等创业大赛品牌,一批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项目纷至沓来落户太仓。2022年,全市科技招商落户项目总数429个,项目注册总金额45.72亿元,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242个,占比56.4%,项目投资总额181.7亿元,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1154名。获评苏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0个,争取经费6138万元。

  

  激荡活力

  创新创业生态更优

  

  

  

  

  培育发展沃土,激荡创新创业活力,让科创这棵参天大树茁壮成长,在太仓已成常态。

  在持续提升创新浓度中厚植创新土壤,2022年,市科技局绘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图谱,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突破跃升。思萃免疫技术研究所、临床药理技术研究所加快建设,3支生物医药类专项基金成功签约落地,基金总规模5亿元。举办“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金融服务直通车”,为赛业生物等7家企业提供了4.3亿元授信额度。获评苏州市级以上生物医药类科技项目17个,争取上级经费2125.3万元,立项数和争取经费额度均为历年最高。

  与此同时,市科技局还强化创新资源集聚,持续营造科技金融生态,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投资体系。2022年,促成沪太校地校企合作项目17个,合同总金额33193.75万元;促成沪太其他科技合作项目46个,合同总金额291223.05万元。出台“娄城科创贷”科技金融产品,鼓励银行支持“首贷”企业。成立总规模2亿元的科技人才直投基金。全年科技金融服务成效合计6.7亿元。

  优越的科创氛围,让太仓成为长三角科创人才心中的创新明珠。从事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研究15年,来自云南省中科院系统的朱义鑫博士,从第一次来太仓考察园区、对接资本,到公司注册落地,只用了3天,“优良科创环境,让科创人才心无旁骛。”朱义鑫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周刊·平安法治
   第04版:科技
   第06版:财政
   第08版:金融监管
   第10版:公益·健康
   第11版:新闻·时事
   第12版:公益·健康
为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 实践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太仓日报科技04为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 实践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2023-01-18 2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