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娄东文艺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唱响新时代太仓文艺主旋律

  

  

  2022年,太仓文联高擎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太仓文艺界实际,鼓励广大会员和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文学艺术创作,为时代和人民奉献优秀作品,赓续开展“诗意田园 幸福文艺”文艺志愿者进村(社区)入户活动,把各类文学艺术激情写在绿黄变奏的娄东大地上。

  领导关怀

  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歌”

  太仓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太仓文艺工作者踔厉奋进,勇毅前行。

  2月2日,正值全市人民沉浸在壬寅虎年春节的喜庆之时,市委书记汪香元前往太仓美术馆、新天祥美术馆,走访看望太仓文艺家,与文艺家们围桌座谈,畅谈近年来太仓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期望文艺家们抓住时代机遇,为太仓发展、民生幸福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为太仓美好的明天赋诗放歌。

  汪香元从太仓获得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说起,讲述了太仓在打造“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中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令在场的文艺家们聆听后倍感振奋与鼓舞。

  “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更高,我们的文艺家们责任重大。写诗作画,要有利于丰富和引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要加大文艺培训,培育文艺新人,在思想品格、道德情操、价值观等方面树立正道正气,通过文化化人,增进共识,种下文化种子,铸就时代精神。”汪香元说。

  8月25和26日,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水家跃等一行赴太调研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省文联领导高度肯定太仓市文联工作,要求在高的平台上,以开展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和文艺志愿者服务为重点,发挥文联“两个优势”势能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效能。

  在有着“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美誉的城厢镇东林村,汪香元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东林村文艺赋能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在江南丝竹馆,调研组详细了解了江南丝竹的起源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神韵和社会功能,并现场感受了江南丝竹演奏的美妙。在娄江新城规划展示馆,汪香元着重向调研组介绍了太仓产城融合发展、拓宽中德交流合作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娄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情况。

  水家跃等一行还调研了浏河镇文化一条街,体验浏河古镇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高度评价浏河的文联工作和文化保护工作。调研组一行还参观了太仓港,登楼俯瞰长江主航道以及太仓港码头作业场景,感受昔日郑和下西洋起锚地、今朝江苏第一外贸大港的壮阔和繁盛。

  9月23日、24日,“楹联与长江文化——全国基层楹联文化建设‘太仓篇’”研讨会在太仓召开。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常务副会长肖良平,省楹联研究会会长周游,上海、南京、镇江、南通、苏州等沿江城市楹联机构代表、专家学者数十人参加。

  此次研讨会由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太仓市文联主办。旨在通过“楹联与长江文化”主题研讨,用楹联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发掘长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表达意义。我市市委书记汪香元看望了中国楹联学会领导和与会代表,介绍了太仓依托长江优势“以港强市”,切实做好“接轨上海”“融入主城”“联动周边”,以江南古镇为载体,开展对德合作与交流,打响长江文化品牌。用楹联加持娄东文化,形成太仓独特的联教基地样本。此次楹联研讨会在全国楹联界掀起了如何围绕大主题做好新时代楹联文化的大讨论,走出楹联发展的新路子。

  11月11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查焱等一行调研市文联。要求市文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用文艺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宣传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精神融入百姓生活。要在文艺高原上攀登文艺高峰,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创作风向

  奏响新时代前行“交响乐”

  市文联一以贯之地鼓励文学艺术创作跃上高原,攀登高峰,让文艺工作者树立创作的“标杆”,奉献艺术的“硕果”。

  11月、12月,2022年江苏文艺大奖·摄影奖获奖者作品、“江苏省文艺大奖·第四届书法奖”相继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展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太仓摄影家陈解法荣获记录摄影类大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太仓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志炜榜上有名。陈海兵获提名奖,王浩作品入展。

  江苏文艺大奖·摄影奖是由江苏省文联和江苏省摄协共同主办的江苏省摄影领域最高个人成就奖,《那个年代的新能源——农村沼气制作》《1979璜泾公社新华大队优选稻种》《1983年世界银行考察太仓乡镇企业》《江南雨》等不同题材的记录作品,体现了陈解法几十年摄影艺术的非凡实力。

  “江苏省文艺大奖·书法奖”是与中国书法“兰亭奖”相衔接的江苏书法艺术门类最高奖项。个人投稿作品《行书·王时敏诗作数首》,面试考核环节,则考验每一位书法家的真功夫。命题创作《明张岱·湖心亭看雪》,李志炜凝思片刻,挥毫行书,一气呵成,体现其行书艺术的个性与风格。

  在苏州市第三届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榜单上,太仓美术馆馆长、二级美术师靳慧慧赫然在列。在苏州市各文学艺术门类的创作推优作品榜单上,何庆华、龚璇、邓全明分获文学类奖,陈光生获摄影类奖,靳慧慧、黄辉分获书法类奖,王月英获民间文艺类奖,这些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作品,体现了太仓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袁国强著的《中华武术》摄影集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用光影艺术展现“竞技武术”“太仓校园武术”“民间武术”之精华,是一本武术运动拳种的不完全影像手册,也是一部光影艺术呈现出的“武林大全”,并被中国武馆收藏。

  舞蹈、戏曲、民间文学、影视、诗词、楹联等艺术门类,回应时代发展,创作精品力作,努力寻求新的突破。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为文艺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养料。

  走向基层

  传递城乡间多重“大合唱”

  城市更新地块、港口码头、乡村社区、学校军营……这些基层一线的沉浸式场景,呼唤着文学的滋养,文艺的浸润,文化的熏陶,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今年以来,疫情的反复,线下的暂停,文艺工作转向线上平台,用文艺的力量“艺”起投入战“疫”。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文联统筹资源,精心组织,以“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为载体,通过多种文艺形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让“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干部群众强大精神力量。由陆瑛作词、高雪峰编曲的上海说唱《民族复兴伟业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鲜活生动的解读宣传,让广大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摄影家协会、美协和书协等用接地气、冒热气的作品在市民公园连续举办新时代颂展览,楹联协会以“喜庆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在政府大厅、万丰村等地举办楹联展览,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热潮。

  城市更新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记录这个以高标准、快速度,全力以赴把古松弄地块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绿色智慧、富有底蕴的品质的“民心工程”,摄影家协会会员起早摸黑用镜头记录更新前的生活气息特色,更新过程中走访、洽谈、搬迁等故事,记录下了老城区地块拆除、地基开挖等全过程的点点滴滴。作家协会的奚旭初更是在动迁地带忙进忙出,采访住户和建设者,写下了太仓城市更新报告文学,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太仓城市更新的历史缩影,聚焦历史文化保护更新历程。陆瑛编剧的沪剧小戏《古松情怀》,讴歌人文情怀,展现文化魅力。

  7月11日,第18个中国航海日。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诗人、作家、学者聚集太仓浏河,2022年浏河海洋诗会暨第六届“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诗歌创作研讨会启幕。研讨会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当代诗歌及海洋主题写作,传承郑和精神打造长江口文化、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互联网时代诗歌的创作、传播与发展,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献言建策等主题,天南海北的诗人、作家、学者们济济一堂,各抒己见,畅谈对东西方海洋诗歌文化的不同感受。

  7月26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太仓市中青年现当代艺术作品展》在太仓美术馆开展。该展是近年来太仓较大规模的一次中青年美术作品的集中展示,展出中国画、油画、粉画、水彩画、素描速写、雕塑等作品100余件,体现了太仓中青年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最新成果。

  8月5日,太仓市欧商会举办中德文化交流活动,邀请音乐学者、《儿童吉他启蒙》《索尔吉他演奏教材》编著者朱伟进行中德音乐文化之我见讲座,同时朱伟儿童艺术团学生进行交流演奏。欧商会相关人员以及太仓吉他爱好者参加活动。欧商会负责人说,与本土文化人士合作举办中德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一次开创性的有益尝试。

  8月20日,“喜迎二十大——太仓市油画学会第八届会员作品展”在新天祥美术馆开幕。本次共展出14位画家的各类油画作品71幅。太仓是苏州县级市唯一一个建有油画协会的。不少年轻人在油画领域坚守耕耘,蓄势待发,寻找到了自己的成长坐标,潜心致力于色块、色调和色彩,在油画的一方天地里纵情驰骋。

  在太仓召开的中青年画家座谈会上,与会者畅谈在新时代下画家如何面对社会变革,拓宽创作思维、提升绘画意境。针对目前太仓出现新生代绘画创作现状,大家从不同的思路和视角,探索新时代下艺术创作的新样式,如何更加深入地领会主题、把握题材,丰富体裁,建议要搭建更多的平台,更大的舞台,为新生代画家的成长创造有利空间。

  8月20日,《盛夏流行色》第六季·长三角江浙沪优秀流行歌手交流演唱会在太仓激情开唱,来自上海徐汇、嘉定,浙江宁波以及苏州各区市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协会的10余名优秀歌手参加,《盛夏流行色》是太仓市音乐家协会致力打造的一个公益活动品牌。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相关协会的共同呵护下,“盛夏流行色”的色彩越来绚烂,也在长三角广袤地域流行开来,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

  国庆前夕,由市文联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太仓市首届市民文艺作品创作大赛”盛大揭晓。这些带着乡间田野鲜活露珠的作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较好地昭示出太仓市民丰富的文化素养及较高的艺术水准。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太仓市首届市民文艺作品创作大赛”征稿活动启动以来,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广大市民心间泛起阵阵涟漪。大赛共收到文学、摄影、书法、美术、楹联、诗词、音乐、戏曲、舞蹈、民文、影视作品1045件。广大市民朋友用各种文艺方式,把身边的变化记录下来,把深切的感受表达出来,各个领域的文艺作品创作精彩纷呈。

  本着“鼓励全民参与、发现文艺新人”的原则,此次征稿通过《太仓日报》、《太仓发布》、融媒体官微等多种渠道发布,收到各类文艺体裁作品近千件。大赛分集体创作和个人创作,共评选出专业作品131件、优秀作品58件、入选作品173件,并授予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楹联学会为优秀组织奖。

  “二十大宏图,带领全民奋进康庄道;一百年远景,温馨万里浇开幸福花。”国庆期间,太仓市民公园广场呈现摄影、楹联中国红,市民驻足欣赏。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2022年国庆太仓摄影展、楹联展与广大市民朋友见面。一幅方寸的光影,一副小小的楹联,浓缩着大千世界的茫茫沧桑,见证着岁月时光的朗朗乾坤。

  《楹联里的太仓——最佳楹联文化城市之歌》用江海文化、郑和文化、娄东文化元素,勾勒出楹联里“三篇文章”的精彩画卷,尽情礼赞了“天下粮仓、天下良港”的新时代盛景。曲调悠扬婉转、激昂抒情,呈现出新时代太仓人民在更高起跑道上踔厉前行的精神风貌。短短一个星期,点击量达到了1.5万,宣传了太仓、宣传了楹联。

  10月29日,何庆华《缪泾人》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双凤召开。《缪泾人》是一部以江南水乡缪泾为背景的小说集,展现了江南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迁,描绘了水乡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物命运。专家学者们围绕乡土文学的发展方向、文学创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等话题进行研讨。与会者认为,《缪泾人》以浓郁江南文化特色的乡村双凤“缪泾”为深厚背景,真实记录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近半个世纪的心灵变迁史。

  以艺战“疫”

  齐奏文艺界抗疫“进行曲”

  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染人,激荡热情,鼓舞士气,传递温暖。疫情期间,太仓不少文艺工作者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昔日舞文弄墨的文艺工作者,奋战于道路卡口、社区出入口等抗疫一线,忠于职守,连续作战,同时,他们用手中的笔墨、相机,记录娄城战疫的生动故事。

  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协会的骨干陈永明、王奉振等人,利用专业特长,推介推送中国文艺网、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曲艺直播节目等,让戏迷舞迷们云观看云欣赏。还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定期推出相关抗疫节目。《重温抗疫冲锋号》《带你一起鉴赏音乐》《二月的最后一天》《带你一起学唐卡》等线上课堂与节目,分享最新的艺术成果。

  “一首《人世间》,送给每一位参与战‘疫’的你。”3月26日,《太仓发布》“娄城抗疫版《人世间》”首发,这首特殊时期的主题歌,由音协的金裕玲演唱,张士超钢琴演奏,周舟等参与制作,其间倾注了太仓文艺工作者的非凡情感。

  书法家协会举办“同心抗疫”网络书法篆刻展,迅即得到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投稿作品百件以上,协会以公众号为载体,自2月25日至3月3日,分6期进行集中推送,入选作品80余件。这些“新鲜出炉”的作品,表达了太仓书法界“用一点绵薄的关爱之心,凝聚万千力量,汇聚成洪流,冲破荆棘……”的坚定信念。

  麦秸画《志愿者在行动》,是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王月英的新作,“一名军人在帮助老人查找健康码,另一名志愿者阿姨在等待核酸检测。该幅作品3月16日于《看苏州》发布,这是苏州民文协会发出的助力抗疫声音,讴歌了抗击疫情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还有《志愿者在行动》《抗疫必胜》等6幅作品在抖音新媒体平台推出。

  素描写生《全员核酸》,是市教培中心教师、省美协会员孙亚芬的新作,刊发于《苏州艺术志》2月号,乃苏州美协推出的《大爱不隔离·美术不缺席1》,还有其素描《全力以赴》,以及俞炜晞的油画《大自然的诉说》、徐东的素描《转危为安》等作品,美术家们用美术作品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书写可歌可泣的战“疫”事迹。

  3幅娄城抗疫摄影作品,刊发于苏州市摄影家协会公众号,体现了区域核酸检测采样的生动场景。许雅兰、汤尧等深入社区核酸检测现场,用镜头记录下这个特殊时刻。金晓东也是一名摄影志愿者,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四处奔波,以摄影为媒,拍摄了不少基层一线的防疫场景。

  微型小说集《庚子年笔记》,是中国作协会员、太仓作家凌鼎年推出的年度新著。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凌鼎年用情用心写出了人世间守望相助的温暖,尤其是娄城风情的系列叙述,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挚爱和眷恋。

  太仓作家、诗人龚璇、林火火等相继在中国诗歌网、江苏文艺网、苏州日报、太仓日报等媒体上发表抗疫题材的诗歌、散文作品,用文学的形式为疫情防控倾情出力。

  舞协副主席、中国舞协会员周煦青,长期从事少儿舞蹈教学,为中小学校、老年群体提供舞蹈专业辅导。疫情之下,她把舞蹈公益培训活动搬到线上,录制了舞蹈主题视频课件,在云端课堂播出。

  民协会员陈惠菊、傅嘉瑶等人,热心中华传统民间文艺,自发组织文艺团体,用中阮、古筝等民乐器创作表演。尽管疫情中断了线下活动,但她们对民族文艺热爱依旧,用特别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弘扬。

  今年年初成立的楹联学会“楹虎纵队”迅速直面抗疫现场,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抗疫主题楹联作品,不仅成人组跃跃欲试,连小学、初中、高中组别也都积极参与。如“忽来疫疠,有众志城成,赤心与赤旗烈烈;誓扫氛埃,看三吴春返,绿码同绿叶欣欣。”(周黎霞)“时疫虐姑苏,狂也,广也,狡也,固也,且多变也;吾曹于病毒,厌之,测之,研之,防之,又共灭之。”(张艳萍)“雷霆手段,太仓儿女太仓市;龙虎精神,十里家园十里兵。”(张世民)“娄城民众,倾情抗疫病毒去;吴地春风,着意焕新彩锦织。”(冯长兰)等等,首批制作防疫抗疫主题楹联60余副。

  广大文艺工作者秉持初心,始终如一,以“艺”战“疫”,共克时艰,用文艺的磅礴力量,创作出抗击疫情的文艺作品,讴歌感人事迹,定格美好瞬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疫”作出了文艺界贡献。

  组织建设

  谱写新文艺联动“变奏曲”

  文联工作,千头万绪,关键在于一个“联”字,新时代下的联络、联合,联人、联心。推进组织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激发和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良好的保障。

  进入6月以来,市文联领导班子成员冒着高温酷暑,走出机关大院,走向街巷背弄、乡村田野,上门拜访慰问文艺家,听取文艺家的心声与诉求,了解他们对文联工作的需求和建议。三位班子成员走访文艺家近百名,充分彰显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正常工作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广大文艺家坚信文化自觉,“艺”起抗疫,踔厉前行。有的虽然宅在家中,但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活动,与此同时,还全力进行文艺作品创作,通过文学、音乐、戏曲、摄影、楹联等多种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市文联与政协、统战、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联手,举办主题征文、展览、展演等活动,体现了“联”的魅力。

  8月23日,为期两天的2022太仓文艺人才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文联所属各文艺家协会近百名学员参加培训。市委党校讲师团成员分别作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伟大的建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太仓发展战略的实践和文化思考》等主题辅导。此次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党校老师的宏观形势、理论政策、发展战略等系列辅导,也有文艺家艺术探索、实战经验的互动分享,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启了思路,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境界。

  9月17日,市摄影家协会召开第九次会员大会暨2021年年会。九届理事会成员由民主推荐、一票选举,是太仓各文艺家协会换届的首次尝试。在市文联的领导下,协会采用候选人直接投票方式,把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会员选进理事会。市文联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要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奋进新时代的精彩瞬间和壮美画卷。

  11月1日,太仓市文联八届五次全委会召开,学习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太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时代,新征程,肩负着新使命。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用文艺的力量为太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精彩篇章。”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喜良说。(宋祖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娄东文艺
   第04版:市场·消费
奋力唱响新时代太仓文艺主旋律
太仓日报娄东文艺03奋力唱响新时代太仓文艺主旋律 2022-12-30 2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