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住宅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的生活环境,关系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关系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当疫情来袭时,绝大多数小区物业积极发挥优势、主动承担责任,成为守护居民健康安全的“守门员”。
当前,有许许多多的物业从业者投身到了防疫战场。他们身穿防护服,在门岗对外来人员进行核查与严格登记;在居民楼内开展消杀,保障公共区域卫生安全;当外卖、快递无法进小区时,设置外卖、快递代收点,必要时做好外卖代送等服务。不仅如此,一些物业公司还通过协助居民采购生活物资、协助社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等方式助力防疫。
小区物业的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便于管理,大部分小区出入口缩减至一处,人们在小区内活动增加。在这特殊时期,如何提供更好的物业服务考验着物业公司的服务能力。小物业里藏着大民生,如果小区物业仅着眼于防疫,而忽视了自身必备的各项服务功能,如过道乱停车无人管、宠物粪便无人清理、公共设施无人修缮……将直接影响业主的获得感、安全感。
小区管理需要精度,也需要温度。疫情之下,小区减少出入口,大量志愿者支援,为物业节约了人力。同时,更多人员滞留家中、小朋友无法入校,小区物业更要借此契机转变管理观念,找准业主的“揪心事”“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干,以化解业主忧愁、赢得业主信任。
监管部门不能缺位。监管部门要加强反馈平台机制建设,切实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多方参与的社区管理制度,强化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让全社会人人安居乐业,让居住在小区的每一位业主都有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