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人
一九六二年春,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苏州地区农村基层干校回到家中务农。根据领导意见,先到当地人民公社报到,然后回到生产队和社员们一起参加劳动,做一个普通的社员。
我到公社报到时,只有值班的同志接待了我,他们对于我回乡务农表示了欢迎和支持,还把公社的情况和当前工作向我作了简单的介绍。
当时农村很落后,缺资金、缺化肥、缺农药,全靠人们利用落后的生产工具来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我回家的当天晚上,生产队长就来我家中,对我回家务农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生产队情况和当前工作。我当时就提出,明天跟大家一起下地劳动。队长当即安排我去棉花田整地。母亲对我突然回家务农有一点想法,经过我耐心解释,她还是支持我的。她听到我明天就要下地和大家一起劳动,马上告诉我整地要用板齿铁耙,可家中的铁耙好长时间没有用,得先把它放在水里浸一浸,让其牢固点,这样才不影响干农活。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也做过一些小农活,不过在生产队劳动,要拿工分的,因此不仅要干得像模像样,而且要有质有量。第二天清早起来,我把铁耙浸在水里,防止在使用时脱落。母亲早已把草帽和旧衣服准备好,吃过早饭,我就带着生产工具出工了。
当我赶到棉花田,队长早已在那里给大家分配农活。大家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特别是几个和我一起长大的同龄人,见到我很高兴。这块棉花田前栽的是小麦,已经长得很高,麦秆粗壮,麦叶墨绿。麦垄间种的是绿肥(草头),已经铺满了地面,有的开始爬到麦秆上。今天就要用镰刀把绿肥连根拔掉,割成一把把,然后用铁耙深翻,把这些绿肥埋压在地下,再把泥块敲碎、拍细、削平。明确要求后,我们就撸起袖子,拼命地干起来。我第一天劳动,劲头十足。起初还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可到吃中饭时,我就落后大家近两米。我想“干活慢,工夫凑”,吃过中饭,马上赶到地里干起来,把落后的部分补上来。
下午三点,队长找我,告诉我生产队里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通过评工记分,对每个人每天的劳动依照打分的办法进行计算,到年底按照各人得分多少,参加年终分配。目前生产队里按每个人的劳动强弱和掌握生产技术高低评分,如男劳动力每天出勤为一等甲级得10分,乙级得9分;女劳动力一等甲级得9分,乙级得8分。男劳动力二等甲级得8分,乙级得7分;女劳动力二等甲级得7分,乙级得6分。男劳动力三等得6分,女劳动力三等得5分。其余年老体弱和小孩子出勤算辅助劳动力得3~5分。
我请他把我一天的劳动评估一下,他很客气,还表扬了我,临走时对我讲,泥土里的硬枝梗要取出来,整地时留下的脚印和泥块要敲碎拍细削平,做到上细下实。过了会儿,生产队记分员来记分,他告诉我:“你今天就得男劳动力一等乙级,记9分。”
种田无肥料,赛过弄白相,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积肥造肥是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因此队长在收工时要求大家明天出工带粪桶和粪勺,打算把每家每户粪坑里的大粪集中到生产队的大粪池里,通过加盖密封、发酵,提高肥效备用。俗话说,没有粪臭,哪有饭香。大家对此十分重视,回到家中早作准备。
我回到家中,经过一天的劳动,确实感到有些疲劳,母亲劝我早点休息。当我躺在床上时,一天的劳动情景立马浮现在眼前,同时也想到了明天挑粪一事,感到挑粪比较简单,只要用力气。从农户家到生产队的大粪池只有四五百米,我估计自己能胜任,便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我吃过早饭,就肩挑已经备好的一对粪桶,手握一把粪勺,赶到指定地点。大多数人的粪桶里都已经装上了粪,我赶紧把自己两只粪桶里的粪装得满满的。其他人出发时都很顺利,可是我刚起步,就发现粪桶里的大粪开始泼到地上。我跑得快一点,粪桶就开始摆动,大粪就会泼出来,甚至泼到自己身上;跑得慢,肩上感到压力重,举步困难,我艰难地把这担粪挑到生产队的大粪池边,满头大汗,满身臭粪水,大粪桶的大粪已经所剩无几。大家看了我这狼狈相,又气又好笑,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大哥大伯还有不满之色。我知道当时人们把大粪当成宝,俗话说“种田种到老,不要忘记把粪浇”。我也感到问题严重,但是只好硬着头皮,站在一旁朝大家苦笑,表示欠意,“听候发落”。
大家看了我这副可怜相,还是关心我的。当时一位大伯就对我讲:“你这根扁担长了一点,换一根短一点、软一点、弯弯的扁担就会好多了。挑起来时,跑的步子要与肩上的扁担一致。”又有一位对我讲:“做农活不能过急,装粪不能装得太满,过满了走起来就会溢出来。”还有的告诉我:“大粪装满后,找一些柴草撒在上面就不会泼出来。”你一言我一语,我频频点头。队长没有批评我,并希望我继续和大家一起干下去。我也不灰心,经过一天的磨炼,终于好多了。下午记分员来记分,告诉我:“你今天定男劳动力二等乙级,记7分。”我表示没有意见,比其他人少2分是小事情,但是我对于一等劳动力降为二等劳动力感到有点压力。后来队长找我谈话,表示评工记分主要看劳动表现,不是处分,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挑大粪虽然是件小事情,但对我的教训是深刻的。从此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仅靠学校里从书本上学到的一点理论知识是不够用的,还必须通过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发挥作用。有个老农民告诉我,别看种田很简单,要做好不容易,因为每门农活都有它的窍门。我从中吸取了教训,在务农期和大家一起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时间早已过去了一个甲子,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人们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已经实现了当年人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烧饭不用柴”“点灯不用油”的梦想,农业也实现了机械化,一些落后的生产工具和贫苦的生活成为历史,农民过上了现代化生活。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水平更高、科学技术更加发达,我们生活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