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华 张立 王硕/文 张立/图
核心提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完成,太仓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乡村“颜值”越来越高。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疫情防控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手抓”,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以更高标准、下更大功夫,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提升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持续开展,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村庄在太仓遍地开花。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薄弱环节。如何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我市乡村由“一时美”“一地美”转向“持久美”?近期,我市召开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部署会,划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群众福祉、关乎城市发展。从“三年行动”到“五年行动”,从“整治”到“整治提升”,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定力和坚强决心。据介绍,各地各部门将主动顺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坚决扛起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政治责任,积极回应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乡村、过上高品质生活的热切期盼。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更高标准、下更大功夫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毫不松懈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据悉,今后我市将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相关要求,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围绕“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目标定位,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擦亮“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底色。
具体地说,各地各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综合考量村庄类型,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的“加减乘除”。针对宅前屋后整治、农村河道治理、农村厕所管护等薄弱环节,要主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借鉴周边县市先进做法,探索出一套具有太仓特色的发展模式。围绕“村庄规划编制”“特色康居乡村建设”“厕所革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治措施,列出整治工作图、进度表,对表作战,确保每项措施落到实处。
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治长效,各地各部门将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原则,进一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让基础设施持续发挥作用。注重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把人居环境提升与乡风文明传承相融合,注重传承和融入良好家风、家训等文化内容,丰富乡土文化内涵,推动移风易俗,让共建共治共享蔚然成风。同时,在各地更成体系、更有层次地推进“三特一古”乡村建设,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一批特色精品示范区,让太仓农村成为宜居宜游的“最美乡村”。
整体推进
城厢精准施策提升村庄环境
城厢镇太丰社区“靠拢点”位于老昆太路北侧的花墙村顾村组,那里一排排村民的新居正在加快建设。这些三层新居粉墙黛瓦,建成以后,有望成为全市农村集中居住小区中的一个亮点,同时极大改善入住村民的生活环境。
太丰社区是一个村改社区,地处城西城乡接合部,曾经是城厢镇的人居环境“洼地”,违建成片、环境脏乱。近两年,城厢镇持续对这一区域内违建进行了整治,到去年底,基本实现了违建清。在违建带整治的同时,还在花墙片区启动了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曾经脏乱差的典型城郊村,通过创建成为水清岸绿的小村,并被评为江苏省第五批次特色田园乡村。这个“靠拢点”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面貌,彰显江南水乡韵味。
与太丰社区类似,位于城厢镇最南部的新农村曾是另一个环境“洼地”。该村与上海嘉定相邻,外来人员多,村民违建多,作坊和废品收购点多。城厢镇连续两年开展环境整治大行动,实现了全村域无违建。同时,新农村开展了河道绿化提升行动,在15条河道两岸进行了绿化建设。去年,新农村又启动了大长泾和陆华泾两个自然村的苏州特色康居乡村建设,新建了车位、绿地、健身场地、小游园、小广场等,使两个自然村的环境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目前,新农村正以这两个点带面,加快实施宜居乡村全覆盖建设,整体上提升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加以推进,并且取得明显成效。如电站村、东林村不仅环境好,村级经济也很发达;永丰村、万丰村在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上也各有特色。”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说,新农村和太丰社区等曾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成了全镇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洼地”,现在这两个村、社区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得到了持续提升,为“善美城厢 幸福家园”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该镇将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施策,整体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让全镇的村庄环境更美、更宜居。
放大特色
双凤农村人居环境跳出“水之舞”
沿着双凤镇双周公路一直向西,路旁的水杉林绵延数公里,斜塘河碧波向前,勤力村“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逐一呈现在眼前,宛若一幅风景画,美不胜收。依托水乡的生态优势,近年来,勤力村在农业生产中慎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100%接管,不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同时,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持续加强“美丽河湖”建设,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乡地标。
福地双凤,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境内有202条大小河流。经过连续两年的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双凤镇已建成16条生态美丽河道。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双凤镇深化“河长制”改革,全面完成黑臭河道治理,河道断面水质达Ⅲ类及以上的占比达60%。3个村获评苏州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7个村获评苏州市水美乡村,双凤镇获评苏州市水美乡镇,为我市生态绿色发展建设提供坚实的河湖基础和生态保障。
聚焦乡村颜值提升,双凤镇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村庄环境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在此过程中,双凤镇将切实加强水美乡村建设,跳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之舞”,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美丽“水舞者”。今年,双凤镇将投入约650万元,再完成15条生态美丽河道的建设。同时,注重水景观的整体提升和水文化的深度挖掘,落实常态保洁和长效管护,不断彰显水在生态环境中的中心地位,持续营造美丽和谐的水乡风貌,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环境基础。
双凤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2年全镇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中,水美乡村建设工程就位列其中。今年,双凤镇将疏浚河道19条,通过对乡村河道进行岸坡整治、建设木桩护岸、种植水生植物,不断推动辖区河道的美化提升,进一步彰显“福地水乡金双凤”的生态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