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阚亚方)农业+物联网平台取得农业生产新成效,是浏河镇何桥村争创苏州市“智慧农村”示范村的成果之一。记者获悉,在近期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2021年度苏州市“智慧农村”示范村名单中,何桥村榜上有名,获评“智慧农村”示范村。
日前,何桥精品蔬果园中,智慧大棚立体栽培的草莓进入了丰产期。这个立体栽培项目是何桥村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亮点,通过智能技术可实现各农业要素的实时监管,为棚中果蔬量身打造小气候。
记者走进智慧大棚,只见一排排架子上种植着六个品种的草莓。这些草莓种植在三个配方的基质中,通过实验选出最合适的基质配方和品种搭配。管理这个大棚的并不是农民,而是一套智慧物联网系统。在大棚一角悬挂着的是可以自动收集湿度、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在基质中的传感器则可以检测土壤PH值、肥力等。“16个传感器收集到这些信息后,会根据设定好的30多个逻辑配置自动执行施肥、降温、通风等指令,实现对大棚的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控制。”杨国训是立体栽培项目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通过电脑的控制,施肥、降温、通风等操作都可以精准把控,比如说施肥,正常人工操作,打开阀门会出现延时的情况,精准性会受到影响,但电脑控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肥料用量就是设定的用量。不仅在于施肥、降温、通风等环节的精准控制,通过智慧物联网系统管理大棚可以节省八成的人力成本,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何桥村还通过搭建农业物联网系统,在农场装配了2 条育秧流水线,并配有种植环境智能监测、智能温室自动化控制、农产品质量溯源等系统。多种无线传感器、无线基站和传输设备的使用,能让农业种植现场的各种信息通过自动监测传输功能呈现在管理人员的眼前,实现管理者和种植现场的快速连接。同时,通过软硬件系统和手机客户端还能实现自然灾害监测及预警,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农业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