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浩
祖父冯平,又名壮公心侠,本邑璜泾人 ,生于1887年(清光绪l3年)。那时正值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极端腐败,对内残酷压榨人民,对外屈膝投降,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祖父已初显才情,在废八股改试策论时获得太仓州第一名,但是面对这样的国情,他深受刺激,一直在暗中寻找革命道路,后来在《苏报》和《革命军》的影响下立志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他对为国捐躯的邹容和秋瑾十分敬仰,以心侠自号。他深受同邑志士俞剑华的影响,并一起剪掉辫子,以示决心。当时他的伯父在广东崖州任知州,恐受他牵累,弃官后迁至苏州。1905年祖父十八岁,那时他新婚不久且祖母有孕在身,竟不顾家人劝阻,毅然东渡日本。
■志同道合 同赴革命
在日本,祖父经俞剑华介绍见到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从而结识了好多民主革命先辈,如廖仲凯、何香凝、柳亚子等。他和柳亚子、俞剑华的友谊最深,经常在一起畅谈革命并互通书信,革命的理想越来越明朗,意志也越来越坚定。由于清王朝对革命运动的打压,他随时有被捕牺牲的可能,曾在信中把自己的幼儿托付给柳亚子照顾。1909年,祖父遭到清政府追捕,当时国内传闻他已被杀害,柳亚子和俞剑华知道后非常悲愤,分別写了《哭冯心侠》的诗,以表痛悼,可是祖父却大难不死,安然脱险。这之后,祖父与他们常以诗歌鼓吹革命,友谊也越深厚,我在几本书中见到他用毛笔浓浓地注上“挚友”并加上四圈,以示尊重!
■南社首会 光复太仓
l909年11月l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参加会议的共十七人,祖父是其中之一,从此他们经常在一起欢聚畅谈,鼓吹革命。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武昌起义成功,俞锷和我祖父集合青年群众二三百人冲进州县衙门,逼令交出印信,宣布太仓光复。在这期间,9月祖父变卖家产,支持中国少年社员谋杀清廷权贵,当时家中暗阁中曾藏匿炸药等武器。同时祖父还在太仓发展了一批社员,璜泾的狄君武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声讨袁逆 反对军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2月祖父在天锷报社会见同盟会重要成员宋教仁,交谈之后,宋将他引为知己,即席写了一副五言对联赠给他,联语是“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当时宋教仁正准备组织“责任内阁”,在时局发展的关键时期突遭暗杀。祖父知道后悲痛万分,和革命党人一起投入了反袁斗争,曾在《民国日报》等报刊发布反对北洋军阀、鼓吹革命的文章。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祖父积极参加讨袁运动,他与南社社员顾震生在太仓浮桥创办《大江报》半月刊,亲自撰写发刊词,声讨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的罪行,因而遭到袁世凯爪牙的通缉追捕,被迫第二次流亡日本。
■几经磨难 壮志难酬
解放后,新中国百废待兴,到处朝气蓬勃,祖父看到了国家发展的希望。他看到孙女戴上红领巾雀跃上学,分外高兴,更思念老友柳亚子。他四处打听消息,曾写信托在部队当政委的舅父转交,希望为新中国效力。他还和我一起到常熟,谒见苏南公学校长吴天石,要求参加工作。吴天石热情接见了他,答应要求。可是就在这时,他见到有些人的种种不法行为,心中不平,大胆揭发,竟遭报复,于1952年2月离世。
今天先辈们的理想早已实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发展得多么强大。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我深深缅怀祖父冯平先生,我想,祖父如地下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