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遵守法律首先要遵守宪法,弘扬法治精神首先要弘扬宪法精神。设立“宪法日”,大力宣传宪法,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市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让民众亲身触摸宪法、感悟宪法,努力让宪法精神浸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传统宪法宣传活动难以达到效果,这需要有关部门创新宣传方式,精准传播路径,制定宣传方案,让广大群众能够更好地感知感受宪法精神,切实推进国家宪法宣传教育。
让宪法精神浸润民心,要变“灌输式”普法为培育法治信仰。如今新技术新媒介广泛应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彰显个性化,人们对新生精神文化业态认可度不断提升,因此宪法宣传应更加精准地对受众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如青少年、年轻人、老年人所需要的宣传内容是迥异的,应该根据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实际需求,制作相应的宣传产品。要紧扣法治宣传主题,积极创新载体,优化模式,不断提升法治文化传播力,使法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层面、各领域,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精神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宪法宣传应该利用好线上平台。除了传统的文字类宣传资料,可以制作更多宪法类宣传产品,如“一图读懂”更简便易读;制作短视频、动画,让接受面更广;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让宪法宣传更加生动直观;还可以和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联袂”,生产出更多百姓感兴趣、内容联系实际的宣传产品,让宪法宣传走进寻常百姓家。
法治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努力做好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意识到国家宪法需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尊重宪法、守护宪法、遵守宪法,是每个人的必选动作,通过创新、活泼、有效的宣传形式,让每个人争做宪法的宣传者、弘扬者、捍卫者、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