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周刊·新知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11月03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人灵长类动物“会唱歌” 大狐猴也懂音乐节奏

  

  

  

  鸣禽与人类有相同的节奏感,那么这种音乐能力是否在非人类的哺乳动物中也存在?一项对极度濒危的大狐猴展开的国际研究给出了肯定答案。

  上述结果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由荷兰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和意大利都灵大学的科学家共同进行的这项研究指出,在其他物种中寻找音乐特性有助于了解人类的节奏能力如何起源和进化。

  为了了解非人类哺乳动物是否有节奏感,该团队决定研究马达加斯加为数不多的“会唱歌”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即极度濒危的大狐猴。

  研究人员想知道大狐猴唱的“歌”是否具有“分类节奏”,即在所有人类音乐文化中都能找到的普遍模式。当声音之间的间隔具有完全相同的持续时间或加倍的持续时间时,就存在分类节奏。

  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在一份声明中解释说,这种节奏使歌曲易于识别,即使以不同的速度演唱也是如此。12年来,都灵大学研究人员考察了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与当地一个灵长类动物研究小组展开合作。在那里,他们录制了20个生活在自然栖息地的大狐猴群体的“歌曲”。

  研究人员发现,大狐猴家族的成员经常以和谐的二重唱和合唱形式唱歌,并发现这些动物所唱的“歌曲”具有经典的节奏类别,以及一些音乐传统中典型的“放慢速度”。此外,他们观察到雄性和雌性大狐猴的“歌曲”节拍不尽相同,但显示出相同的节奏。

  根据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基娅拉·德格雷戈里奥的说法,这是非人类哺乳动物中“节奏通用”的第一个证据。研究人员称,这种能力可能是在“会唱歌”的物种之中独立进化出来的,因为人类和大狐猴之间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生活在7750万年前。

  研究人员希望在大狐猴和其他物种中找到存在其他音乐模式的证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专家安德里亚·拉维尼亚尼鼓励研究人员收集有关大狐猴和其他濒危动物的数据,“以免在想聆听它们令人印象深刻的歌唱表演时为时已晚”。(光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影像
   第05版:周刊·新知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新闻·深度
这种“永葆青春”的方式 可能有严重副作用
无需干细胞 肌肉自我修复新机制发现
5.3亿年前 苔藓动物化石现身
非人灵长类动物“会唱歌” 大狐猴也懂音乐节奏
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神秘射电信号 到底是什么发出的?
太仓日报周刊·新知05非人灵长类动物“会唱歌” 大狐猴也懂音乐节奏 2021-11-03 2 2021年11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