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瑜) 双十一购物节已拉开序幕,各种网购诈骗又掀“风浪”,广大市民务必小心,谨防掉入陷阱。近日,家住双凤的陈女士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称其之前购买的奶粉快递丢失,要给其“理赔”。
因对方所述快递信息属实,陈女士信以为真,直接添加了对方提供的QQ群“快速理赔中心26”,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下载了一个APP进入“理赔程序”,先后绑定了银行卡、输入了密码,还提供了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操作完成后,对方便以“理赔操作延时”为由,让陈女士“静候佳音”。
就在这时,苏州反诈中心联系到了陈女士。反诈专员反复告知陈女士其接到的电话是诈骗电话,并给她讲解相关诈骗手段,让其尽快前往辖区派出所核实。陈女士顿感不妙,赶忙来到双凤派出所求助。双凤派出所值班民警得知陈女士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判定这是典型的“购物丢件理赔”类诈骗,并立即协助陈女士前往相关银行进行资金核实。所幸,由于止损及时,陈女士卡里的人民币还没被转走,只是以“售汇”的形式被转换成了美元。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共同帮助下,陈女士卡里的钱又原封不动地回来了。
“幸好96110及时给我打来电话,不然我银行卡里的21万元就真的保不住了!”陈女士感叹道。警方再次提醒市民:遇到网上所谓的退款、赔付等通知,一定要擦亮双眼,直接找商家核实,以免被骗子利用,造成财产损失。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击或扫描,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给陌生人,验证码是保住资金的最后一道防线,遇到要输验证码的,请暂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