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旗袍情

  

  

  □思  维

  

  近日,太仓师风馆开馆,当看到镇馆之宝为“吴仲裔基金会赠送的吴健雄博士生前的旗袍”时,我不由想起吴健雄伯母穿旗袍的种种往事。

  伯母喜欢穿旗袍,我是听大伯婆的女儿,也是我的英语老师陈汝雨舅妈讲的。她说:“健雄表姐从小就喜欢穿旗袍。那时健雄家经济并不富裕,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勉强支撑。而健雄的父亲还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不时资助贫困人家。所以他们家的生活十分俭朴。健雄很体贴家里的难处,自小省吃俭用。她一直穿一身土布旗袍,脚上是方口布鞋,淡妆素抹。她在苏州、南京读书返家时,穿着在学校中常穿的青布旗袍,也毫不讲究。但是对于喜欢的书籍则常常倾囊购归,从不吝惜。”

  后来我曾私下印证过这件事情。伯母笑着说,她确实从小就穿旗袍,那是(伯母的)祖母手工做出来的“土旗袍”,先要量全身上下好几处,接着不剪纸样,直接在粗布上用石膏划线裁片,再一针一线缝制出来。这粗布上面也没有什么图案,做出来的粗布衣服当然谈不上好看,但很耐穿。伯母笑着说,这种旗袍不仅“土”,而且有点像男生穿的长袍,但从中能深深体会到大人的“爱”。

  伯母进入中等学校后常穿青布旗袍。伯母说,那是当时女学生的标配。她很自豪地告诉我们,那时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既是文明的象征,也是时尚的先导,所以一些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仿效我们女生的穿着打扮。伯母还说,当年由学生掀起的“旗袍热”,也助力中国旗袍在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斩获银奖。

  1936年,伯母为进一步求学深造,飘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此后,她更是视旗袍为祖国的象征,终其一生,一直坚持穿旗袍,始终不忘是“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三尺讲台上,穿着旗袍的伯母,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把艰深的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美国的大学生们先是惊呼旗袍老师为龙女,因为他们认为旗袍代表中国,而龙是中国的图腾;之后又对伯母的严格要求产生敬畏,在“龙女”后再加上“强人”而称为“龙女强人”。当然,这个名称其实不是美国大学生的新发明,它源自美国报刊上连载多年的漫画故事《泰瑞与海盗》。这个故事发生在香港附近的地区与海域,其中有一个中国女子就叫做“龙女强人”。故事中的这个女子除了绝顶美丽聪明外,也有些许邪恶的味道。而伯母学生背后称老师为“龙女强人”,则并不带丝毫恶意,而是完全出于对旗袍老师的倾倒和敬畏。

  在伯母成名后出现的图片形象上,她更是身着旗袍享誉世界:1957年1月,伯母身着深色旗袍在纽约宣布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实验获得成功;1975年,伯母破天荒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长时,身着素色旗袍接受证书;特别是1976年10月18日,伯母荣获1975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科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最高荣誉,伯母更是隆重地穿着中国传统服饰——旗袍,到白宫接受福特总统颁授。科学家身着中国旗袍现身白宫,伯母是世界第一人,当时有人甚至形容在白宫出现了一面中国国旗……凡此种种,让伯母又获得了“旗袍科学家”的美誉。

  我第一次正式看到穿着旗袍的伯母是在1973年9月。伯父伯母在阔别故土37年之后,经由广州、上海,回到故乡浏河探亲。当时伯母就是穿着旗袍与乡亲们见面的,她说当年她是穿着旗袍出去的,今天穿着旗袍回来,表示她永远是浏河的女儿。

  接着在10月15日,伯母穿着旗袍在北京接受周恩来总理接见。

  那时还流传有伯母穿着旗袍研制原子弹的故事,当我问及时,伯母笑着解释说,那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事情源于1941年4月26日,当时伯克利所在地奥克兰郡的《奥克兰论坛报》刊出报道《娇小中国女生在原子撞击研究上出类拔萃》说:“在一个进行原子撞击科学研究的实验中,一位娇小的中国女孩,和美国一些最高水准的科学家并肩工作……这位年轻的女孩就是新近加入成为加州大学物理研究所成员的吴健雄……在陌生人面前,她显得害羞而沉默,但是在物理学家和研究生面前,她却是自信而机敏的。”文章的结尾说:“但是她的心在中国,当她谈到‘中国’和‘民主’之时,几乎是带着一种激动奋战的神态。她正准备回到祖国,希望为中国贡献一些力量。”后来伯母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她在伯克利的研究成果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研制原子弹的事情在许多年中一直是绝密的,于是外界就张冠李戴地把上述事情传为穿着旗袍研制原子弹的场景。“事实上”,伯母说,“当时他们配发的图片用的是护照上的照片,只有头像,根本看不到衣服。”但接着伯母笑着说,“于是又出现了一次张冠李戴,就是把《时代》周刊封面上我在旗袍外面罩着实验服的工作照给搬了过来,证明这一传言。”

  其后,1977年和1982年伯母再度回国,仍是主要穿旗袍,并再度进入中南海。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第13期上发布了《外交部关于参加外事活动着装问题的几点规定》,建议“男同志着中山服女同志最好穿旗袍或长裙”;在各地“公务员着装礼仪”的规定中,也都有建议女性公务员以旗袍为正装礼服。1984年,旗袍则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此后沉寂多年的旗袍日渐复苏:在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盛会或国际会议上,礼仪小姐都身穿旗袍。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01年APEC会议上海峰会、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2014年APEC会议北京峰会等等。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曾定制60套缂丝旗袍作为中国政府赠送各国元首夫人的礼物。

  作为中国的标志性服饰——旗袍,陪伴伯母终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伯母还有自己的解读: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出现旗袍,也不是每个女性都能穿出旗袍的风韵,但只要出现婀娜多姿、高贵典雅的旗袍,那么,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确认是中国女性,都能看到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三农报告
   第05版:广告·公益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旗袍情
小 区
说说“吵蟹沫”
六弦雏音 含苞初绽
我在风雨中 看夏日的风景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8旗袍情 2021-08-27 2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