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王倩
纵横交错的阡陌农路,暖的是民心,合的是民意,联通的是村民的便捷幸福生活。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交通安全保障水平,今年我市开展“阡陌农路”创建工作,对20条共计14.972公里的农村地区道路以及3座桥梁进行新改建,为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通行环境。
泥泾村是双凤镇南部的一个村,村前的紫藤门港道路连接着城乡,是该村村民出行的要道。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里的汽车越来越多,而狭窄的道路使得车辆交会困难,造成村民出行不便,幸福感也难以提上去。
“村里很多孩子在城里的幼儿园上学,都要经过这条路,但因为道路很窄,上下班和上下学高峰期很容易堵,另外路的另一头有个菜场,也是村民经常光顾的地方。这条道路在村民日常出行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拓宽道路一直是村民的愿望。”泥泾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勇告诉记者。
正如村民期盼的那样,今年紫藤门港道路被列入我市农村地区“阡陌农路”建设工程,改建拓宽至5.5米,拓宽后车辆交会不再是难事。另外道路两旁还加装了路灯,提升了夜间出行的安全水平。“除了车辆交会的问题,还有就是停车问题。”杨勇说,“之前因为没地方停车,村民只能把车子停在家门口,占用了本不宽阔的道路。现在,在靠近农田的道路一侧,预留了空间,方便居民停车。”
“今年双凤除了紫藤门港道路改建,北腾泾村级道路和丁家宅路也将改建拓宽至5米。”双凤镇建设局农路办工作人员沈家辉说。这些阡陌农路的改建将打造“畅、洁、绿、美、安、优”的出行环境,展现农村良好风貌。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农村地区“阡陌农路”建设工程的道路项目,除了上述双凤镇的以外,还涉及城厢镇万丰村、新农村,浮桥镇绿化村、丁泾村、三市村,沙溪镇泥桥村、洪泾村,璜泾镇孙桥村、新明村、荣文村等,共新改建14.972公里农村地区道路;桥梁项目有城厢镇的沼泾桥、项七桥以及沙溪镇的金丝漕桥。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完工。这些道路和桥梁的新改建将提升农村地区道路的通达深度和技术等级,注重农村地区道路的“微循环”建设,打通“断头路”“梗阻路”,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的老百姓进宅入户“最后一公里”,实现路面“灰黑化”,以及提升农村地区路桥的安全保障水平。我市对“阡陌农路”建设项目进行补助,实行“先申请,后建设,再补贴,资金补完为止”的方式,优先补助经济相对薄弱村。
在建设“阡陌农路”、提升农村地区通达度的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金仓丝路”品牌建设,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年内完成77公里,围绕农路品牌深化、美丽环线建设、驿站设施改造等内容,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