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这几天,娄东街道景瑞社区居民赵永明,每天都关注党代会的报道。他是一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党代会既是党内生活的大事,也是关系社会民生发展的要事。
太仓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通过报纸、电视、新媒体等渠道,了解大会盛况。大家畅谈太仓变化,畅想美好未来,对太仓今后五年的发展充满期待,对走好新征程充满信心。
■城乡发展呈现“速度快、变化大”
虽已退休,赵永明依旧十分关心太仓发展。过去五年,他看到“不少之前不敢想、多年期待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感到十分欣慰。如今,社区活动丰富,管理到位,也让他感受到生活十分便利舒心。他表示,太仓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快、变化大”。
赵永明讲到的“期待的愿望”中,就有去年正式开通运营的沪苏通铁路。铁路通车,让太仓进入了高铁时代。
健雄学院老师梁习卉子认为,太仓处在沿江沿海两大发展带的交汇处,沪苏通铁路使得太仓成为长三角地区为数不多的公铁水齐头并进、江海河互联互通的城市,这将推动太仓人出行、太仓发展进入“快车道”。
我市加速融入上海的成果也备受社会各界肯定。刘嘉骅是我市引进的博士人才,他说,“沪太同城,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上海科技发展浪潮之中,有更多机会导入和利用上海资源,帮助我们实现更好发展。”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立彬则表示,实实在在感受到太仓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融入上海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太仓的产业能级、城市能级不断跃升,城市更加美丽、人民更为幸福。
■民生幸福在提升中迎来新期待
“近年来,太仓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大事来抓,特别在经费投入、设施改造方面的力度非常大。”养老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对于太仓养老事业的发展,耿彤彤深有感受。
耿彤彤是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轮值总干事,一直坚守在养老服务的第一线,对我市养老服务现状以及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有着很深的体会。她说,太仓的养老服务形式多样,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享受充分、均衡、优质的养老服务。
教育也是民生事业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德企之乡,省太中专依托德资企业聚集的优势,启动中德双元制太仓本土化实践,取得了不俗成绩。省太中专老师王国友见证了一批又一批职教学生成长成才。“现在,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两所高校来到太仓,我们期待,包括普教、职业教育在内,太仓未来的教育会有更大的发展。”
去年,我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殊荣。新太仓人刘天雄见证了这一历程。他说,太仓城市街道井然有序,小区环境干净卫生,(下转第2版)